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10.53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煩、著急。如:「焦慮」。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三三:「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假如你焦他沒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個孫媳婦,一家一計過日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扯、拔。《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若是咱性兒起,揪住耳朵採頭髮。」
江心補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船到江中才補漏洞。比喻事有缺失不先預防,臨時才補救,但為時已晚。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恁時節船到江心補漏遲,煩怨他誰。」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一○齣:「披麻惹火燒身怨,莫待等江心補漏船。」
七嘴八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漢語中,使用七和八組成的詞語相當多,除「七嘴八舌」外,另如「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折八扣」、「七扯八扯」等,是漢語中常見的組合,都有點雜亂的意思。出現「七嘴八舌」較早的文獻,如明代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卷二下》有一闋〈仙桂引〉,標題為〈思歸〉的曲,是講作者想歸隱的心境。其中有幾句:「猛想起冷清清竹籬茅舍,翠巍巍青山綠野,靜沉沉洞府岩穴。靜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萬緒千頭,脫離了七嘴八舌。」大意是說回想起自己當趕快脫離官場是非,歸隱到那青山綠野的茅舍,雖是冷清、靜沉,卻可以省卻多少煩,避開那人多嘴雜的是是非非。後來「七嘴八舌」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人多口雜,議論紛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煩的事。如:「分憂解勞」、「高枕無憂」、「內憂外患」、「無憂無慮」。《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逐臭之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是秦相國呂不韋門下食客的集體著作,全書共二十六卷,分八覽、六論、十二紀。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遇合〉篇主要在談論君臣相遇,能否彼此投合並無常理可循,有所遇卻一定先受喜愛,才能相投合。從前有一個人,身上散發出惡臭的氣味,他的父母、兄弟、妻妾以及朋友們,都無法和他生活在一起。他因此感到苦而避居於海濱。然而海濱卻有人喜歡他的臭味,終日追隨著他,不肯離開。所以人的喜好,也有如此特別而不同於常人的。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逐臭之夫」,比喻有怪癖的人。
湛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藍色。[例]望著眼前一片湛藍的海水,令人煩全消。
反璞歸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璞,未經雕琢之玉石。「反璞歸真」指回復到原始質樸本真的狀態。語本《戰國策.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如:「人生在世若能知足,反璞歸真,便不會有那麼多煩。」也作「反樸歸真」、「返璞歸真」、「返樸歸真」。
絮絮叨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語瑣碎囉嗦。《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二仙點化》:「心坎上煩煩,耳邊廂絮絮叨叨。」《儒林外史》第六五回:「但妹子不是那愚人,也不用絮絮叨叨提那從前醜事,我已盡知。」也作「絮絮聒聒」。
憔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憂患、煩。《楚辭.劉向.九歎.怨思》:「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黃昏而長悲。」元.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強風情不曉事,呆廝!誰著你將錢去買憔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