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漫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的談說、談論。如:「漫談古今事,總有無限感慨。」
境過情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過境遷」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據《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引)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1>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注解〕 (1) 向:昔日、從前。
賀知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翁,家鄉的親朋好友大多已經不在世間,新生代的孩子們都不認識他,把他當作外來的客人來招呼。他自傷老大,感慨之下,寫下了(回鄉偶書)這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意思是說: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老年才回來,雖然家鄉口音沒有改變,但是兩鬢都已經斑白﹔村里的孩童見了我都不認識,笑著問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回到家鄉後不到一年,賀知章便因病去世,在他多彩的人生旅途上畫上了休止符。★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社出版李炳傑編著「千家詩裡的故事」參考資料 ht...
錢謙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47年),因江陰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順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處奔走,救出了錢謙益。錢對此感慨萬千:「慟哭臨江無孝子,從行赴難有賢妻」。後在蘇州,寄寓拙政園。順治六年已丑,返常熟,移居紅豆山莊。康熙三年(1664年),錢謙益病故,享年82歲。葬於虞山南麓。34天後,柳如是自縊身亡。家有絳雲樓,以藏書豐富著稱,曾購得明代劉鳳、錢允治、楊儀、趙用賢的舊藏,「書賈奔赴捆載無虛日」,這些藏書後來部份毀於大火,所遺書籍,儘數贈給族曾孫錢曾,錢曾死後,其書盡歸泰興季振宜。 評價黃宗羲《忠舊錄》稱他為「王弇州(世貞)後文壇最...
傷亡枕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受傷和死亡的人數極為眾多。如:「看到戰場上傷亡枕藉的慘烈景況,不禁令人感慨戰爭的無情!」
懷古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尊還酹江月。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後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雲,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湧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亂石崩雲” 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驚心駭目。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於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小喬初嫁”看似閑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
無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所憂慮。《淮南子.原道》:「大丈夫恬然無思,澹然無慮。」《後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僕妾感慨而致死者,非能義勇,顧無慮耳。」
事過情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過境遷」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據《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引)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1>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注解〕 (1) 向:昔日、從前。
平地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瞿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感慨的語氣。《說文解字.口部》:「嗞,嗟也。」《戰國策.秦策五》:「嗟嗞乎,司空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