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05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就輕避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避重就輕」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六典.卷七.工部尚書》少府監1>匠一萬九千八百五十人,將作監2>匠一萬五千人,散出諸州,皆取材力強壯,技能工巧者。不得隱巧補拙,避重就輕。 〔注解〕 (1) 少府監:唐代職官名。轄中尚、左尚、織染,掌管五署及諸冶、鑄錢、互市等監,掌百工技巧之事。 (2) 將作監:唐代職官名。轄左校、右校、中校、甄官四署及百工等監,掌管土木土匠之事。負責宗廟、陵寢、宮室及其他土木工程的營建。
僕僮成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僕從眾多。《儒林外史》第六回:「趙氏在家掌管家務,真個是錢過北斗,米爛成倉,僕僮成群,牛馬成行,享福度日。」
駙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掌管帝王隨從車輛馬匹。漢朝有「駙馬都尉」,而皇帝的女婿,常做這個官。以後遂專稱公主的丈夫為「駙馬」。《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訟,推墮駙馬河中溺死。」《西遊記》第三○回:「三駙馬特來見駕,乞為轉奏轉奏。」
吏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舊時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銓敘、勛階、黜陟等事。漢時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東漢改為吏部曹;魏晉以後皆稱為「吏部」。因專司銓選,故也稱為「銓部」。
節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職官名。三國吳所設,掌管軍糧。
不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識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目不識丁」原作「不識一丁」。據《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載,唐代時,張弘靖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掌管幽州地方的軍政。當他前往幽州上任時,當地百姓夾道觀看,看到他乘著轎子走在軍隊之中,大家都非常驚訝。因為當地的將軍都是與士兵一同日曬雨淋,從不坐轎子的,因此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為安祿山之亂的發起地,人民向來強悍尚武,張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
流汗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陳平則降為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周勃說:「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都是掌管軍事,對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好又回答不知。文獻中使用「汗出沾背」來形容周勃對政事一問三不知,心裡感到十分著急、慚愧,汗流了滿身,背都溼透了。後來「汗流浹背」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形容非常慚愧、驚恐的樣子。亦用於形容工作辛勞。
司馬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統治階級的思想。司馬談學習這些,為他以後作太史令打下基礎。太史令,通稱太史公,是武帝新設的官職,掌管天時星曆。 「近乎卜祝之間」,還職掌記錄,蒐集並保存典籍文獻,這也是吏官歷來的傳統。由於責任心的驅使,在他臨死的時候,拉著司馬遷的手,邊哭邊囑咐說:「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 ……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餘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餘甚懼焉!汝其念!」他希望在死後,司馬遷能繼承他的事業,更不要忘記撰寫史書。他以為一個人事親、事君的最後目的在於揚名後世,以顯父母,這乃是最大...
節度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唐代所設,掌管一道或數州的軍民要政,當時事權甚重。宋以為虛銜,元廢。簡稱為「節度」、「節使」。
土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古代掌管土地測量等事宜的官。《周禮.夏官.土方氏》:「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