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24 ms
共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不補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鄧騭、任尚、馬賢、皇甫規、張奐之徒,爭設雄規,更奉征討之命,徵兵會眾,以圖其隙。馳騁東西,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縑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賂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 〔注解〕
(1) 賂遺購賞:行賄、贈送、懸賞、賜予。遺,音ㄨㄟˋ,贈送。
(2) 勞來:慰勉、招延。
|
風驚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吹草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草原上,風只要輕輕掠過,草就會搖動,所以「風吹草動」一語可用來比喻輕微的動靜變化。使用此語比較早的文獻如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春秋時,伍氏一家本在楚國仕宦,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後來伍子胥受到吳王闔廬的賞識,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他更藉著救援蔡國的名義,出兵攻打楚國,並在佔領楚國郢都之後,命令士兵挖出平王的屍骨鞭笞,報了父兄被殺之仇。在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中,描寫伍子胥逃亡時,平王的追兵在後緊追不捨,他躲躲藏藏,心中十分驚懼,一旦被平王抓到,肯定會難逃一死,所以只要有一點點...
|
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動馬銜使馬行走。《公羊傳.定公八年》:「臨南駷馬。」漢.何休.解詁:「捶馬銜走。」唐.李白〈天馬歌〉:「天馬奔,戀君軒,駷躍驚矯浮雲翻。」
|
搖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椅腳底加上弧形木條,可以前後搖動的座椅,多供休息用。也稱為「安樂椅」。
|
末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尾大不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尾」指鳥獸蟲魚等脊椎末梢突出的部分,也就是尾巴。「掉」是擺動、搖動的意思。「尾大不掉」指尾巴過大就不易擺動。尾巴是肢體的末梢,理應受到肢體的控制,如今卻因為尾巴長得過大,使得肢體控制不易,難以擺動,於是古人就用這種情形來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使得在上者難以駕馭。在《左傳.昭公十一年》中,楚靈王問申無宇說︰「一個國家有大城市是好是壞呢?」申無宇就舉了鄭國曼伯、宋國子游、齊國無知、衛國獻公四人為例,指出他們都是因為大城首長的權力太大,中央無法控制,最後叛變,因而遭到殺害或被迫出逃。所以他認為︰「如果從這四個人的例子看來,有大城市對國家是有害的。樹枝太粗就...
|
拔樹撼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拔起大樹,搖動大山。形容聲勢浩大。《孤本元明雜劇.那吒三變.第四折》:「喚雨的注雨如傾,呼風的狂風亂吼,天摧地塌,拔樹撼山。」
|
鸞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於天子座車馬銜的鈴鐺,搖動時聲如鸞鳴。《三國演義》第五回:「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
海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浪。如:「海波洶湧」。唐.方干〈題睦州烏龍山禪居〉詩:「人世驅馳方丈內,海波搖動一杯中。」
|
撥浪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兒童玩具。兩旁各栓有一顆墜子,用手搖動會發出聲音的小鼓。也作「波浪鼓」。
|
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動的樣子。《南史.卷二○.謝弘微傳》:「岋岋惙惙,常如行尸。」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