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0.74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靜水中由動植物遺體形成的沉積性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蓋印時所用的狀顏料。用硃砂和油製成。也稱為「印色」。
盆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一紀,約三億四千五百萬年前至三億九千五百萬年前。本紀開始有兩棲類及森林。
黑尾圓雀鯛(黑尾宅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ascyllus melanurus (Bleeker, 1854)
體為卵圓形,側線中斷。眶前骨及眶下骨均被鱗,下緣均有細小鋸齒;主鰓蓋骨、間鰓蓋骨及下鰓蓋骨邊緣平滑,前鰓蓋骨下緣有鋸齒。齒錐狀,呈窄帶狀排列。胸、臀鰭之基底具鱗鞘,尾鰭後緣凹入,上下緣有2枚游離棘。魚體底色為白色,體側有4條垂直列的黑色寬帶,最大體長為6.5公分,屬於小型雀鯛。
熱帶太平洋海域。
生活於水深1~10公尺的河口附近,多棲息於暴露之礁池、港灣;常於小珊瑚頂上成群聚集,與珊瑚有共生關係,雜食性魚類,食物種類繁多,以浮游生物、小型蝦蟹、海藻、表層海鞘及魚卵為食。
偶在水族館中出現的觀賞魚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垣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頂的前部。《西遊記》第二回:「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
上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性污法生物處理中生物藉分解污水中有機物,以獲得能源及合成基質以繁衍微生物,並由於微生物產生之膠羽將生物體凝聚以產生沉澱現象,然當微生物產生膠羽下沉後,因缺少溶氧而成厭氧狀態時,將行厭氧分解,其所產生之氣體可能將已經下沉之污膠羽,帶至水面而形成污上浮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地獄。胡語的音譯。參見「地獄」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加彩飾或鍍金的塑偶像。《紅樓夢》第三九回:「連忙進去,一看胎,嚇的我跑出來了,活似真的一般。」
斷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層中所夾之軟弱材料,主要成分為塑性較高之粘土質細料,其剪力強度低、壓縮性高、透水性低。壩基之岩盤,若含斷層之夾層,常須挖除甚至以高壓水朿沖洗,再回填混凝土或水砂漿以改善壩基之力學性質。最近,亦在其他地下開挖工程中採用同樣技術。
炭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假莖直立,頂端分枝短而密集,成頭狀,側枝叢生,綠色、金綠色到白棕色並帶點粉紅色;可形成的緊密或疏鬆的毯子,形成低到中等大小的小丘。假莖呈棕色,假莖上的皮層細胞具螺紋及水孔,通常每個細胞有2-4孔。莖上的假葉約1.7-1公釐。假葉1.7X1公釐。分枝長並逐漸變細,假葉以覆瓦狀排列。分枝假莖具透明細胞。分枝假葉廣卵形, 2.2 × 1.3 公釐,具透明細胞,沿合縫具凸表面帶有橢圓孔,具葉綠素細胞的截面成三角形抱卵狀三角形,只出現於突出的表面。雌雄異株。蒴具有多個偽氣孔。孢子24-33 µm,表面平滑到乳突狀,遠軸面具有分叉的Y形標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