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設衛警戒,限制出入。《周禮.夏官.牧師》:「牧師掌牧地,皆有厲而頒之。」後泛指嚴格止。
2.嚴令。《清史稿.卷八.聖祖本紀三》:「凡事必期便民,若不便於民,而惟言行法,雖厲何益。」
暴誅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暴行,誅滅亂逆。漢.賈誼〈過秦論〉:「其彊也,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諸侯從。」也作「暴靜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止釀酒、飲酒的法令。《後漢書.卷七○.孔融傳》:「時年飢兵興,操表制酒,融頻書爭之,多悔慢之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遵守特定例而寫作的詩歌。宋代歐陽修在汝陰作太守時,曾會客賦雪,為突出主題,規定詩中不得出現玉、月、梨、梅、練、白、舞、鵝、鶴、銀等詞。典出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九.六一居士上》。後泛指詩家在作詩時,預定用某某等字,稱為「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犯的地方。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序〉:「余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子苑囿中的林木。《文選.班固.西都賦》:「接翼側足,集林而屯聚。」
2.翰林院的別稱。參見「翰林院」條。宋.蘇軾〈杭州召還乞郡狀〉:「陛下即位,起臣於貶所,不及一年,備位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各學校對中學生髮式所作的嚴格規定,今已解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宗教上指於相當時期止進食。目的在去汙染而淨化身心。宗教家多奉為戒律之一。
2.醫學上的食,目的在使病人的胃腸道得以休息、減壓和排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鎖監。《三國演義》第三○回:「將沮授鎖軍中,待我破曹之後,與田豐一體治罪。」《福惠全書.卷一三.刑名部.監》:「若流徙等犯,彼原係活罪,候詳允發遣,止宜鎖外監。」
毀書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書目是記錄查或焚銷的圖書之目錄。查或焚銷書籍的原因包括:(1)政治(如秦始皇焚燒儒家典籍,以建立專制王權);(2)社會(如〔金瓶梅〕、〔肉蒲團〕被視為淫詞小說而被);(3)信仰(如北魏毀佛經,北周武帝佛道二教,盡毀異教典籍)。此外,還有君主為反對異己,查反對者的著作,如明成祖廢惠帝,命方孝孺草詔天下,孝孺不從,被誅九族,並查著作。
  清高宗假借纂修〔四庫全書〕之名義,全面清查當時流傳的圖書,並決定那些書可以流傳、那些書需要刪改、那些書要查銷毀,這是中國自秦始皇以來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一次圖書毀。乾隆47年(1782)〔四庫全書〕館曾上奏〔全燬書目〕、〔抽燬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