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單糙的飲食。如:「這樣的食款待,請多包涵。」
聲厲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責罵的樣子。如:「別老是對孩子聲厲語的,他都快被你嚇哭了。」
皮漬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richa granulasa (Skilton, 1894)
中大型的蠑螈,體長15~22公分。全身皮膚糙,在繁殖季雄性個體皮膚會變光滑,全身呈褐黃帶黑之顏色,四肢及腹面顏色接近橘黃色,尾側扁,鰭不甚發達,指4趾5,指趾短,末端有角質。
在美國及加拿大西部海岸的州。
在森林及草原附近之山溪、水潭或湖泊植物叢中,或溪邊之草叢中。在12~6月間繁殖,雌雄在水中交配,受精卵散生,黏附在水生植物或石頭上。幼蟲期約10個星期。以水棲昆蟲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有尾目(Order Caudata)
蠑螈科(Family Salamandridae)
鉤春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鉤春蜓體長約6.6~7.4 公分。雄蟲複眼黃綠色,合胸黃色,合胸前視有倒八字型的黃斑,側視有4 條黃色斜斑,其中第1、3 條斑紋較窄。腹部黑色,每節背面前緣有黃斑,第8節的尾扇內緣不具黃斑,可以藉此與細鉤春蜓區分,第9-10 節黃斑於側邊出現。攫握器黑色,上攫握器細長,翅透明,翅基些許褐色,翅痣黑色,雌蟲外觀與雄蟲相近,但腹部的黃斑較發達。

亂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刻意講究章法而呈自然質樸之美的文藝作品。參見「服亂頭」條。《清史稿.卷五○三.藝術傳二.梁同書傳》:「亂頭服非字也,求逸則野,求舊則拙,此處不可有半點名心在。」
紋玉黍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名Rough periwinkle, Mangrove periwinkle。螺殼呈筍狀,螺塔尖且高,殼高可達3.5公分,是體型比較大的一種玉黍螺。螺殼薄,表面光滑,具有許多螺肋,在最底層有36至41條。殼表顏色多變,棕色或乳白色的底上有許多黑色、褐色和棕色的斑紋,具有保護色的功能。殼口大,呈棕褐色,接近圓形,無臍孔,軸柱寬且呈白色。殼口的外唇上緣反轉向下,外唇下緣外翻,軸唇狹窄。口蓋為角質,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羌族民間舞。流行於四川北部汶縣、理縣等地的羌族聚居區。是羌族民間舞蹈《灑朗》中,用於迎送賓客時的自娛性舞蹈。舞隊形式與《灑朗》相同,參加者人數、性別、年齡不限。舞者邊歌邊舞,時有呼號加入。舞蹈動作古樸、沉穩,以上身側斜轉動和以肩部帶動上身,交替向後繞圓的動作為其主要特點。整個舞蹈氣氛莊重、典雅而歡快,富有一定的禮儀色彩。服裝為節日時鮮豔的傳統民族服飾。無樂器伴奏。
高鰭皮鯛或小高鰭刺尾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ebrasoma scopas (Cuvier, 1829)
體圓,側扁;尾鰭截平;體暗褐色,前半部黃褐色;尾柄棘白色;尾鰭黑色;體長可達25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
棲息於珊瑚礁區的草食性魚類。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刺尾鯛亞目(Suborder Acanthu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皮鯛科或刺尾鯛科(Family Acanthuridae),Surgeonfishes
穗蛇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黃色或紅褐色。雄花生於花序下方;雌花生於花序上方,但少數亦生於下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生硬。如:「這幅素描線條硬,不夠靈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