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回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懼、惶恐。《魏書.卷六二.高道悅傳》:「今乃修舟楫,更為非務,公私回惶,僉深怪愕。」也作「回遑」。
金奔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奔巴,藏語bum pa的音譯,意為瓶。金奔巴指金瓶。清乾隆五十七年,創金奔巴制。一存於拉薩大招寺,凡達賴、班禪及藏內、青海各呼圖克圖圓寂後,經數年,將尋獲的轉世靈童之姓名、生辰,用滿、漢、藏三種文字,籤入金瓶內,由駐藏大臣監同抽掣;一存於北平雍和宮,內外蒙古之呼圖克圖,由理藩院行文,令其盟長將名字送京,入雍和宮金瓶內挈之。以確定其中一位靈童為該呼圖克圖的轉世。
津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水陸要地所設的關口。《淮南子.脩務》:「上峭山,赴深谿,游川水,犯津關。」漢.賈誼〈過秦論〉:「津關,據險塞。」
焚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朝廷命官若蒙皇帝恩遇或升官,需用黃紙寫詔書一張,祭告家廟,稱為「焚黃」。《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來春又中了第十名會魁,殿試二甲,考選庶吉士。上表給假還鄉,焚黃謁墓,聖旨准了。」
密封遺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遺囑上簽名後,將其密封,於封縫處簽名,指定二人以上的見證人,向公證人提出,陳述其為自己之遺囑。如非本人自寫並應陳述寫人之姓名住所。由公證人於封面記明該遺囑提出的年月日及遺囑人所為之陳述,與遺囑人及見證人同行簽名。
把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以麻紙寫詔敕,宣詔時指定專人在旁提示斷句,以免出錯,稱為「把麻」。《太平廣記.卷一八七.呂溫》:「通事舍人宣詔,舊命拾遺團句把麻者,蓋謁者不知書,多失句度,故用拾遺低摘聲句以助之。」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蘇子容詩云:『起草才多封卷速,把麻人眾引聲長。』」
烈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酷熱的暑天。《新唐書.卷九一.列傳.姜謩》:「所居官,雖祁寒烈暑無懈容,加有巧思,凡朝之營,所司必諮而後行。」
混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分明的樣子。指上古未開化的狀態。《莊子.性》:「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澹漠焉。」也作「混茫」。
併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吞併。如:「經過金融海嘯後,大財團併兼了不少的中小企業。」漢.賈誼〈過秦論〉:「秦併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
焚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章奏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謹密。《南史.卷二○.謝弘微傳》:「每獻替及陳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