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8.02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條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高莖作物的田地裡,在近根處挖溝成行,施肥灌溉的農作法。通常用於甘、小麥、玉蜀黍等作物。也稱為「溝施」。
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碎屑、碎末。如:「甘渣子」、「麵包渣子」。《紅樓夢》第六三回:「賈蓉又和二姨搶砂仁吃。尤二姐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臉。」
白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甘汁製成褐色砂糖,再加以壓榨,去除其糖蜜,則成白糖。[例]白糖與砂糖在烹飪用途上不盡相同,如果需用透明晶亮的糖汁灑淋,宜用白糖。
黑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糖。用甘的糖漿熬成,含有砂糖和糖蜜,呈赤褐、褐黃或黃色。
糖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造糖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含有糖、蛋白質和色素,呈黏稠狀。
普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雲南省南部,瀾滄江與把邊江之間。原為寧洱縣治,乃恢復舊名,後又改為普洱哈尼族彞族自治縣。境內有普洱山,產茶,稱為「普洱茶」。亦盛產稻、玉米、甘、紫膠、黃連等。
梅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舊稱為「嘉應州」。在廣東省境東北,蕉嶺縣東南,因瀕梅江北岸,故稱為「梅縣」。有煤、木材、竹等資源,農產以稻、甘、薯類為主,為著名僑鄉。
中山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南部。民國初年屬廣東省粵海道,原名香山縣,後因係國父孫中山的故里,故於十四年(西元1925)改稱今名,以為紀念。盛產稻、甘、荔枝和香蕉。有製糖工業。縣南翠亨村是國父孫中山的出生地。
二化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屬鱗翅目。身體細長,前翅闊長,呈灰黃色,有褐黑色小點,後翅為三角形,呈白色。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幼蟲常群聚在植物莖內穿孔蛀食,致使植物發生枯心或白穗的現象,是一種危害農作的害蟲。繁殖甚速,在臺灣一年可繁殖三至四代,為水稻、粟、玉米、甘、茭白等的大敵。也稱為「鑽心蟲」。
柘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汁。《楚辭.宋玉.招魂》:「胹鱉炮羔,有柘漿些。」《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百末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