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87.4763 ms
共 3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麗裸胸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脊椎骨數135。頭部淡褐色或棕褐色(生活時是黃色);體呈紅褐色至黃褐色,體側於幼魚時散在由多角形斑點所組成的網狀斑紋,隨著成長,斑點擴散而成不規則狀斑點;幼魚時背、臀鰭鮮黃色,隨著成長,僅留下黃色緣;嘴角邊另具一條深色斜帶;鰓孔黑色。
|
白口裸胸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上、下頜尖長,略呈勾狀;上頜齒有三列。脊椎骨數126-128。口內皮膚為白色,體底色深棕略帶紫色,其上滿布深褐色邊的小黃白點,該圓點大小不會隨個體增長而明顯變大,但會增多。鰓孔為黑色,尾端為白色。
|
雲紋裸胸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圓;上下頜完全密合;無頜間尖牙;上、下頜齒呈尖牙狀,單列;鋤骨齒單列。脊椎骨數124-128。體色斑紋變異很大,底色從黃褐至黑褐,斑紋由斑塊至樹枝狀條紋皆有;上、下頜之各個側線孔皆位於一白斑中;下頜在嘴角略前的部位呈白色,嘴角有黑痕。
|
繸斑裸胸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nothorax fimbriatus (Bennett, 1831)
上、下頜較為尖長,且略呈彎勾狀。頜齒單列,尖牙狀;鋤骨齒亦為單列。魚體底色為黃白至淡褐色,體側有許多黑斑塊,沿著頭尾方向排成3~5列;部分個體體側之黑色斑塊或有垂直相互連成帶狀波紋的變異形式。背鰭、臀鰭的邊緣顏色較淡;背鰭、臀鰭上常具有黑色繸狀斑紋。小至中等體型的鯙類;體長可達80公分。
於西太平洋的印尼、日本、澳洲;中部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等海域。在臺灣見於澳底、南方澳、成功、南灣、萬里桐、小琉球及澎湖等地海域。
本種小型個體棲息於珊瑚礁潮間帶的潮池中。食慾旺盛,成長迅速;性情凶猛,能在水中游泳,同時並獵捕其他游泳速度較慢的活魚及餌食。吻部在白天為暗褐色,但夜間則褪成和其他部位相同的底色。
可供食用,或飼養作為寵物。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
玫瑰全裸鸚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口中型;上下頜具一列齒,前方具4犬齒,無後犬齒。鱗片小,頭部除頸背外,餘無鱗;側線在背鰭後部下方陡向下斜。D. IX, 12;A. III, 12;背鰭連續,幼、雌魚尾鰭稍圓,雄魚雙凹型。幼魚體呈白色,體側具3條紅色縱帶;雌魚體背側橘黄色,體腹側白色,鰓蓋膜具一藍黑斑,背鰭橘黄色至黄褐色,末緣淡黄色,尾鰭黄色,餘鰭白色;雄魚體背側橘紅色,體腹側灰白色,體側中部於胸鰭附近具數個黑點,另於臀鰭上方體側具多個灰黄色短橫帶及斑點,尾柄上半部亦為灰黄色,背鰭淡橘色而具暗色寬縱帶,尾鰭前端暗色,後接新月型黄斑,末緣淡橘色。
|
變裸緣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疏鬆貼生於基物,裂片寬8-15 mm,緣毛長2-45 mm,粉芽近線形,蝕落;髓層僅下部呈淡黃色;下表面黑色,假根稀疏。子囊盤未見。
|
裸穗豬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莖高至150公分,上半部具圓錐狀分枝。葉具短柄,被毛或粗糙,長5-12公分,卵狀披針形,深裂且具齒緣;下部葉片對生,但上部葉片互生。雄花少數,不高於總苞,群聚於具短柄的半球形頭花,頂生總狀排列,多至6-8枚苞片合生形成總苞。花冠4-5公厘,淡紫色,花冠筒長漏斗狀,4裂。花萼具6齒,於結果時宿存;雄蕊4枚,著生於花冠筒上。花絲纖細;花藥小,長橢圓形,外露;花柱絲狀且二叉;分叉不等長。雌性頭花少,不具花冠,頭花單生於上部枝條葉腋;子房2室,每室具1枚胚珠。瘦果2-7公厘,粗糙。
|
光裸長眼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裸長眼寄居蟹左螯較大,兩螯從指節到腕節表面皆密佈不規則排列的小棘刺。第二和第三步足指節較長,背緣處有一列小刺,並帶有長剛毛束;腹緣有29-50個棘刺和稀疏剛毛。第二步足前節背緣有不規則排列的大刺及剛毛束,腹緣則有一列小刺;第三步足前節背緣則是較低的銳刺,並夾雜些小刺,腹緣僅有剛毛束。兩步足腕節背緣皆為銳利大刺及剛毛束。雄性在第一腹肢下方薄板末緣有一列鉤狀的棘刺,雌性的育兒袋大,呈長方形,末端有長且羽狀的剛毛。尾柄不對稱,末緣平滑。盾板及眼柄為橘紅色,大螯為白色,但可動指連結處為紅棕色,腕節及長節為白色至橘紅色,並帶有深色環帶。步足則為斑駁的橘紅色。最初命名者認為此種類在大螯指節及固定指表面不...
|
細花斑裸胸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頭、胸部肥大,尾部細長。上、下頜短而鈍;上、下頜齒單列,無頜間大尖牙;鋤骨齒單列,僅2-5顆。脊椎骨數142。魚體底色紅褐;體表散布許多小黃白斑點,在背鰭上亦可發現相同特徵,斑點以頭部為最小最密,愈近尾端則斑點愈疏;口內的皮膚具有類似體表的斑點形式。背、臀鰭稍微具有白色邊緣;鰓孔顏色較深;眼虹彩呈暗藍色。鮮活時體表包覆有一層黃色的黏膜。
|
長身裸胸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不大,但魚體相當細長;肛門約位於魚體體長的中央;眼睛位於上顎中央點的上方或略後。福馬林浸泡的標本背鰭和臀鰭高度很低,幾乎緊貼表皮。齒為尖牙狀;上顎齒2列。魚體為單一的灰褐色,鰭條的邊緣為黑褐色。本種過去在Chen et al. (1994)認為是長鯙(Strophidon sathete)之幼魚,後Böhlke (1997)確認本種為有效。本種與長鯙主要差異在眼睛位於口裂中央,長鯙則在較前方。〔登錄標本〕ASIZP0055652, 2 specimens, 31-40.4 cm TL, Jan. 15.1981,Tungkang.〔鑑別特徵〕HL. 10-11; BD. 29-31...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