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1.08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俗稱安置神明、佛像或祖先牌位的櫥櫃。[例]每次做了錯事,媽媽總是叫他在神龕前懺悔。
迫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緊急。如:「開學在即,妥善處理學生膳宿問題,確有其迫切的需要。」《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趙廣漢》:「廣漢知事迫切,遂自將吏卒突入丞相府,召其夫人庭下受辭。」《南史.卷六九.列傳.虞荔》:「及文帝平彪,武帝及文帝並書招之,迫切不得已,乃應命至都。」
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陳述事情。《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董卓》:「召呼三臺尚書以下自詣卓府啟事。」《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退?何處?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
懇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懇真摯的請求。[例]弟弟在地上懇求父親原諒他的過錯。
逢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待。《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太子逢迎,卻行為導,而蔽席。」
下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下筆成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磕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以頭著地或近地的拜禮。宋.洪邁《夷堅支志戊.卷五.任道元》:「任深悼前非,磕頭謝罪。」《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人聽了這話,向郭孝子磕頭。」
入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屍體放進棺材裡。[例]進行入殮的時候,家屬紛紛在遺體周圍大聲痛哭。
繩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工取直的工具。《禮記.經解》:「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後借以比喻法度、規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婦人左右前後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