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地球看太陽一年當中運行的軌跡。
槁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瘦的項頸,發的面容。形容非常飢瘦。《莊子.列禦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馘者,商之所短也。」
腹琉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iltava vivida
體長18~19公分,雄鳥整個頭、背至翅膀及尾羽為琉璃寶藍色,在陽光照射下更顯亮麗,腹面由上胸至整個腹部為橙色,對比十分強烈。雌鳥全身大致為棕褐色,腹部為較淡的淺棕灰色,飛羽外緣棕紅色。亞成鳥似成鳥,但頭部及背部有大量的斑點,腹部顏色也較淡。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包括西藏南部、中國西南、緬甸、越南北部、印度東北部等喜馬拉雅山區及台灣。
棲息中海拔地區,多在闊葉林的中上層活動,常單獨或小群出現,以昆蟲及果實為主要食物來源。叫聲婉轉富旋律性。繁殖資料甚少。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鶲科(Family Muscicapidae)
楊厄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難長,歲長一寸,遇閏年則倒退一寸,故比喻時運不濟。宋.蘇軾〈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之一:「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楊厄閏年。」
魚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魚鴞 Ketupa flavipes1.1 基本資料1.2 型態特徵1.3 生態習性1.4 面臨問題1.5 覓食生態調查1.6 食繭1.7 關鍵字1.8 參考書目 魚鴞 Ketupa flavipes 基本資料分類:鴟鴞目,鴟鴞科體長大小:體長約五十八至六十公分,翼長四十五公分,尾羽二十二公分,為台灣鴟鴞類型中體型最大者。 型態特徵頭部、角羽及腹面均為褐色,各羽...
雀伺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圖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後患。參見「螳螂搏蟬」條。南朝梁.元帝〈荊州放生亭碑〉:「譬如雀伺蟬,不知隨彈應至,青鸇逐兔,詎識扛鼎方前。」
白之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與白銀。《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說從來做牙婆的那個不貪錢鈔?見了這般白之物,如何不動火?」也稱為「白」。
騰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得意於仕途。參見「飛騰達」條。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騰踏去,不能顧蟾蜍。」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飛騰踏去,身到鳳凰池。」
胸藪眉(藪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藪眉(藪鳥)為台灣特有種,普遍分布於海拔900公尺至2600公尺之山區,棲息環境以樹林的下層與灌叢間為主,常見於灌叢、地表活動,啄食果食、昆蟲和泥土中的小蟲,繁殖於三月至七月間。鳴聲婉轉有力,眼睛與嘴基部間有一醒目的色斑點,為其特有的標誌。
數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意攻訐,誹謗批評。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可著我怎挂眼,只待要論數黑在筆硯間。」元.劉時中〈端正好.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不是我論數黑,怎禁他惡紫奪朱?」也作「論數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