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4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華萊氏方胸小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蟲體長4.7 mm。體深紅棕色;前胸背板寬略大於長,兩側緣近平行,頂端鈍圓,背板斜面有粗糙瘤粒,朝向基部及側區的瘤粒變小,背板後方有光澤,散布微刻點,側區有光澤。前額寬,幾乎無光澤,有粗、細刻點及寬中隆線。翅鞘有光澤,刻點溝微凹,密布刻點,溝間部平坦,有不規則刻點,第1及第2溝間部從基部至尾端有成列尖瘤粒,其他溝間部自中段至尾端有瘤粒,斜面傾斜,平坦,前3列溝間部有成列瘤突,第2溝間部微凹,前3列刻點溝的刻點明顯,側緣朝尾端方向有緣突。
|
有田氏長角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田氏長角蛾 / 細帶長角蛾 (Nemophora aritai)是長角蛾科(Adelidae)的成員。本種的前翅基部主要為灰褐色,白帶直,翅端有紅褐色鱗片;後翅為灰褐色。
|
巴氏黛眼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眼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淺褐色。前翅直角三角形,前緣弧形。後翅扇形。後翅外緣圓弧狀。翅背面底色褐色或黑褐色,前、後翅外緣有淺色細帶。雄蝶前翅M1及CuA1室內各有一眼紋。後翅M3及CuA1室內各有一眼紋。腹面底色灰褐色。前、後翅外緣有淺色細帶。前翅中室中央有一褐色細線,中室端有一同色短線。前翅外側有四枚眼紋。後翅外側有弧形排列眼紋,眼紋外鑲灰白色環紋。後翅中央有兩道褐色線紋貫穿,內側線直線狀,外側線曲折。前翅有一褐色線紋,位置外偏。緣毛褐色與白色。
|
易氏蠍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之模式標本為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前系主任易希陶教授所採得,其本身亦為長翅目(Mecoptera)昆蟲生活史與形態學之研究者,因此本種被命名為易氏蝎蛉。本種頭頂前緣呈黑色,後緣呈紅褐色。喙褐色,兩側緣具有寬闊的黑色斑紋條紋。胸部背板黑色,中後胸背板具有前半端窄而後半端闊的縱帶,顏色由深漸淺。腹部末3節呈紅褐色,其餘則為黑色,第3節之背中突並不發達。翅呈淡褐色,痣帶與端帶相當明顯,亞中帶則呈僅有2斑紋。雄性抱器端節細長並具有一中齒,其基部凹陷。腹陽基側突端部內緣具剛毛,第9腹節下瓣長度約與抱器基節等長。雌性下生殖板中軸頗長,有一半的長度延伸至生殖板外。
|
阮氏後葉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前部輪廓突出,高為長的1.5倍。胸部為頭長的3倍,相等於腹部長。第1胸足粗壯,各節具多數細刺;基節末端最寬,長為寬的1.2倍;長節後末角擴展形成1尖角;腕節長寬相等,後末角圓,擴大,末緣為掌節基部寬的2倍;掌節相等於腕節長,長為寬的3倍。第2胸足粗壯,各節均具細刺;基節末緣最寬,長為寬的1.3倍;長節後末角擴大,超過腕節後緣;腕突較長於寬,延伸到掌節中部,前緣凸出並具鋸齒;掌節相等於腕節,長為寬的3.5倍。第5胸足基節前緣凸出,後緣直,長為寬的1.6倍;長節為腕節長的1.5倍。第6胸足基節長為寬的2倍,前緣凸出,後緣中部凸出,前末角呈角狀,後緣基部到角末緣具缺刻;長節、腕節前緣具鋸齒;腕節具...
|
雷氏鱗斑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呈六角形,額分兩葉,額緣突出稍超過眼窩。頭胸甲分區溝明顯,表面顆粒鱗斑狀或鈍圓狀,前側緣具四枚三角形齒。步足近圓柱形,長節前緣具粗圓顆粒。整體背面底色米黃或淡橙,覆蓋栗色大小不規則斑塊,螯腳指節白色,掌節內側面淡黃。
|
紐氏黏盲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呈圓柱狀,體後方側扁。眼退化為皮膚所覆蓋。無上下頜。口腔外緣具四對鬚;口腔外側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列齒之2-3顆齒之基部愈合,齒列式8+3/2+7,總數為35。鰓孔每側4個,彼此間距小,呈曲線排列,左側最後一個大於其餘鰓孔。體側各有一列黏液孔,可依位置區分為鰓前區、鰓區、鰓肛區及肛後區等四區,本種魚之鰓區不具黏液孔,故黏液孔數分別為19+0+35+8,總數為62。無鱗。肛門位於體後端。無背、臀、胸及腹鰭,僅有尾鰭。體色呈灰褐色,背部中央無白帶。本種為1994年由郭建賢等人發表於台灣的新種Quadratus nelsoni 及Paramyxine nelsoni為其同種異名...
|
霍氏弱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頭小。眼大,吻端尖長,眼徑約等於吻長;上頜短,末端延伸至眼部中央。體被圓鱗,易脫落,腹面具三列銀白色鱗片。側線非常明顯而發達。背鰭位於身體中央的位置,腹鰭位於背鰭起點略前方的位置。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10-11,臀鰭軟條16-18;尾鰭深叉。體色為深褐色至黑色,頭部顏色略深。
|
加曼氏凹腹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大。吻短圓鈍。口大,下位,頦下有一長鬚;上、下頜齒為錐狀,多列排成寬齒帶,內側齒不特別大於外側齒。鰓裂大,向前延伸達眼睛後緣下方。鰓被架 7;鰓耙數0+9-13。體被大型櫛鱗,其上散佈許多三角形的棘刺;第一背鰭基底後方皆為有棘鱗區;第一背鰭中部至側線之鱗列數5-6。發光器位於兩腹鰭基底間,短小,黑色水滴狀,包圍著肛門與尿殖孔,此包圍部份凹陷,所以此類魚被稱為「凹腹鰭」。第一背鰭具硬棘II,第II硬棘前緣呈鋸齒狀,軟條9-12;腹鰭起點稍後於胸鰭起點,軟條8-9。體一致為土黃色,各鰭淡色。
|
雷氏眶燈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側扁,略長。頭背部兩眼間稍下凹,尾柄略長。吻較鈍尖。眼中等大。口大,口裂傾斜,上頜骨後部不擴大,末端伸達眼眶後緣後下方。兩頜和腭骨具尖銳絨毛齒帶,中翼骨具齒叢。鰓孔大,鰓蓋後緣尖;鰓膜分離,且不與峽部相連。體被圓鱗,側線完全。背鰭1個,起於腹鰭基的上方;臀鰭起於背鰭末端的下方,背、臀基長略相等;脂鰭位於臀鰭末端的稍前上方;胸鰭基位低,鰓條稍短,幾達腹鰭基;腹鰭條達臀鰭起點;尾鰭分叉。甲醛液浸標本體呈深褐色。頭、體具許多色素斑點。發光器:鼻部背位發光器(Dn)小,心形,其大小約等於體部其他發光器;鼻部腹位發光器(Vn),茄形,上端小,和Dn愈合,下端稍大;鰓蓋位發光器(Op) 2個, Op1<...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