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板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貨物的車子,放貨物的部分是平板,因此稱為「平板車」。
囊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西遊記》第六六回:「那些小妖,已得知老妖被擒,各自收拾囊底,都要逃生四散」。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七齣:「卑人自從寄跡萊陽,倏經三,爭奈異鄉萍梗,囊底蕭然。」
祕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鮮為人知的個人生活記。如:「瑪麗連夢露的愛情祕史」。
田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夫。《稱謂錄.卷二七.農.田公》:「朝野僉:臘月見三白,田公笑嚇嚇。」也稱為「田舍公」、「田舍翁」。
炮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車輪可以移動的炮架子。如:「電視螢幕上的戰爭場面,出現了古代的炮車。」《宋史.列傳第一二十七》「砲車在陣中,施火石砲,亦二百步。」
民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客或運貨的民用船隻。如:「長江沿岸,除了大型輪船貨輪外,不時有民船來回穿梭於兩岸之間。」
放來生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善積德。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誰不知道龐居士誤放了來生債,我則待顯名兒千年萬。」
分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離。唐.羅鄴〈途中寄友人〉詩:「秋庭悵望別君初,折柳分襟十餘。」清.譚獻〈蝶戀花.玉頰妝臺〉詞:「戲說分襟,真遣分襟驟。」
大戰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古代二大敘事詩之一。內容記西元前十五世紀的各種傳說及史實,包括巴拉塔族戰史以及各種法規、風俗、社會制度等。此詩約在西元前十世紀時就被吟遊詩人到處傳述,直到四世紀左右,才形成現在的模式。
楅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縛在牛角上以防牛觸人的橫木;或說此橫木稱「楅」,衡則另指穿在牛鼻間以便牽引的縛繩或橫木。《詩經.魯頌.閟宮》:「秋而嘗,夏而楅衡。」《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漢.鄭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觸人。』玄謂:『楅設於角,衡設於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