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演作悲痛的表情。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做下馬科,與旦打悲科。」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做打悲科云)主公呵!你死的好苦也。」
丁甲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目。宋代故事戲。敘述丁甲山山寇周明、周亮冒梁山宋江名,強搶太平莊陳員外之女。適李逵、燕青回山,路經太平莊借宿,知其事,李逵怒責宋江,宋江率眾至太平莊,令陳辨認,始知原委。李大慚,隨宋江回山,負荊請罪。宋江令李擒冒名者贖罪。燕青助李擒丁甲山小盜草上飛,查出真情,入山殺死二周,救回陳女而結束此
白鄧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統戲中,丑角眼部所畫的白粉圈。元.關漢卿《玉境臺》第四折:「這一個眼灌的白鄧鄧,那一個臉抹的黑突突,空恁般綠髩何。」
包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戲院按時付給團或主要演員約定的酬勞。也作「包金」。
荀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演藝術的派別。由荀慧生所創。主要特色為嗓音甜潤嬌美,吐字清楚,人物刻劃自然灑脫,個性鮮明,尤以少女角色最專長。名有《全本玉堂春》、《釵頭鳳》、《紅娘二尤》、《紅娘》、《金玉奴》等。
東奔西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走各的路,毫不相干。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二折:「你也光,我也光,東奔西向,我就養遍濮州城,你也難來攔當。」
吊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搬演時,必有分場或分段,在前後場之間,為使能銜接而不中斷,特留下一些演員在場表演,以引出後場,稱為「吊場」。《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一二出》:「淨末卜吊場下。」也作「弔場」。
鐵線木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偶的一類。藝人用三根竹管套上鐵枝以操縱木偶,身段和手勢靈活細緻。清道光咸豐年間,由廣東潮州的紙影戲傳入福建詔安一帶發展而成,唱曲以潮或廣東漢的曲調為主。
電視影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固定的間隔時間中播映,除了節目名稱、主角、主題均一致外,情節與人物則在各集中自成單元的電視影
票房紀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影或戲演出時的成績。如:「這部電影創下了賣座最高的票房紀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