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37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合法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事情合乎法令規定。如:「安樂死應不應該合法化,各國都是頗受爭議的話題。」
頭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演員表演時的化妝用具,套頭上,按劇情的需要而有不同的款式。
封侯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功於邊遠之地而得封官。宋.黃庭堅〈鼓笛慢.早秋明月〉詞:「看朱顏綠鬢,封侯萬里,寫凌煙像。」宋.陸游〈累日文符沓至悵然有感〉詩:「封侯萬里獨心,餬口四方何事無。」也作「萬里封侯」、「萬里侯」。
怕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程度的極致。通常用負面的意思。如:「這屋子裡亂得怕人!」、「這裡每天的食品消耗量大得怕人!」
封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未有紙時,以簡素傳遞信息,為防私拆,繩結開啟處,以泥封緊,加蓋印章,故稱為「封泥」。其殘存者,對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頗有助益,如馬王堆一號墓「軑侯家丞」封泥。
借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用的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但是我路上,也用不了這許多。因取出一百元,還他前日的借款。」
理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家、料理家務。[例]她不但工作上表現出色而且還擅長理家。
將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令,將帥的命令。[例]士兵軍中應絕對服從將令。
鐃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是漢代的武樂,用於軍旅之中,以壯軍威、揚士氣的凱歌。鐃,形狀似鈴無舌,有柄可執,是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配合蕭、笳、笛、鼓,故稱鐃歌。鐃歌的名稱,起於東漢明帝時。《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其每朔,……元年歲首也。」劉昭注引蔡邕〈禮樂志〉曰:「漢樂四品:……其短簫、鐃歌,軍樂也。其傳曰『黃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揚德,風勸士』也。蓋《周官》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則令凱歌』也。」今存漢鐃歌十八曲,即〈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擁離〉、〈戰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斑〉、〈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榴〉。
退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因嚴重違反校規或課業成績不及格,達一定比例者,不得繼續校就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