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0.69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行走山路時安裝在鞋底的錐形物,有防滑的作用。《漢書.卷二九.溝洫》:「泥行乘橇,山行則梮。」
鳥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中國東北偏遠地區的居民。因取鳥獸之皮為衣而得名。《漢書.卷二八.地理上》:「大陸既作,鳥夷皮服。」唐.顏師古.注:「此東北之夷,搏取鳥獸,食其肉而衣其皮也。一說居在海曲,被服容止皆象鳥也。」
同功一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勛及地位相同。《史記.卷九一.黥布列傳》:「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者,同功一體之人也。自疑禍及身,故反耳。」《東周列國》第五九回:「欒郤同功一體之人,荀偃又是郤錡部將。三郤被誅,欒荀二氏必不自安,不久將有為郤氏復仇之事。」
風激電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來勢凶猛。《三國.卷四二.蜀書.郤正傳》:「謀失演略;武士奮威,雲合霧集,風激電飛。」也作「風激電駭」。
蠻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樊綽撰,十卷。綽於懿宗咸通三年為嶺南西道節度使時,令蔡襲從事纂述。內容述及六詔始末,包括六詔種族分合、風俗、山川道里的險易及叛服征討的始末等,撰次詳細,為輿中最古之本。原本已佚亡,今傳本錄自《永樂大典》。校注本有近人向達所著《蠻書校注》。
蔀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曆法中,以十九歲為一章,章有七閏,四章為一蔀,二十蔀為一紀,三紀為元。蔀法為七十六歲,九百四十月,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日。《續漢書.第三.律曆下》:「月分成閏,閏七而盡,其歲十九,名之曰章。章首分盡,四之俱終,名之曰蔀。以一歲日乘之,為蔀之日數也。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復其初,是以二十蔀為紀。紀歲青龍未終,三終歲後復青龍為元。……蔀法,七十六。」
屯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村落、村莊。《三國.卷一一.魏書.邴原傳》裴松之注引皇甫謐《高士傳》:「寧所居屯落,會井汲者,或男女雜錯,或爭井鬥䦧。」
吞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併吞消滅。《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莽方盛,以為四夷不足吞滅。」晉.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強秦兼并,吞滅四隅。」
沒下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廢帝完顏亮末年時自製的短鞭,因其鞭只有原來的鞭的一半長,故稱為「沒下梢」。後來完顏亮被部下所殺。後比喻人沒有好下場或事情沒有好結果。典出宋.郭彖《睽車》卷四。也作「沒收煞」、「沒散場」。
沒腦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思想、糊塗蟲。《蕩寇》第二回:「看那兩個沒腦子,涎著臉兒,連忙答喏道:『姑娘說那裡話,還是衙內衝撞姑娘,特叫我們來姑娘前求開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