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壺水傾倒在地,要馬氏把水收回壺中,並說:「如果當初妳那樣的離開,今日都還能復合,那麼倒在地上的水,就一定能再收回壺裡!」但地上的水根本無法收回,馬氏也只好死了這條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覆水難收」,用來比喻離異的夫妻很難再復合,或既定的事實很難再改變。《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也有一段類似故事。據載,漢代名臣朱買臣出生貧寒,以砍柴維生。但他很愛讀書,連挑柴擔時都手不釋卷。他的妻子嫌他窮而且沒出息,於是堅決求去,朱買臣也只好由她。後來,朱買臣終於在五十歲那年當上會稽太守。就任途中,他突然在一群雜役裡發現前妻和她的現任丈夫。前妻見到了他,悔恨交加地跪在地上,求他將自己重收為婢妾。朱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推測、料想。如:「算命」、「我算準了他一定會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老虎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超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東窗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露出馬腳反義:神不知鬼不覺,瞞天過海辨似: 「東窗事發」及「露出馬腳」都有曝光揭露的意思。 「東窗事發」側重於陰謀及非法行為被揭露;「露出馬腳」側重於隱蔽的真相被揭發或無意中洩露出來。 東窗事發 露出馬腳 辨似例句 ○ ㄨ 你們幹盡這般醜事,如今~,法律難容! ㄨ ○ 幸虧你機警,否則剛剛一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須、一定。如:「務必小心」、「務請注意」。唐.柳宗元〈斷刑論下〉:「賞務速而後有勸,罰務速而後有懲。」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謝安退職隱居東山,後來又再度入朝擔任要職。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後用以指官員退職後,再度出仕。《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回到家鄉,先圖個骨肉團聚,一面藏器待時,或者聖恩高厚,想起來還有東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今亦用此語表示失敗後捲土重來。如:「只要你再努力經營,三年後的立委選舉,你一定可以東山再起。」也作「東山復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一定的進度。如:「課程」、「日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絕對、一定。[例]斷然、斷無此理、斷斷不可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是刻畫一位待嫁女子決意出嫁的心情。但這當然不是孫叔豹想要表達的意思,他只是借以表示,無論水深水淺,一定要渡過河去。這種「賦詩斷章」的方式,在《左傳》中屢見不鮮,所以盧蒲癸才會有「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的說辭。後來「斷章取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專指截取《詩經》的前身當時稱為《詩》的詩集中某詩的部分以為己用,而不顧原詩的本意。今則多用來泛指截取詩文或談話中的某一段落而言。
探驪得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出處)2.1 譯文3 近義4 反義5 例句 釋義深入深淵採驪龍下巴的千金寶珠。比喻文章寫作掌握要領,抓住題旨而寫得扼要精彩。驪,黑色的龍,傳說黑龍頷下的珍珠極為名貴。 語源(出處)莊子 列禦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譯文這千金的珠子,一定是再九重深淵中的驪龍下巴之下。 近義切中肯綮 鞭辟入裡 一語中的 一針見血 反義隔靴搔癢 言不及義 不知所云 漫無條理 例句若文章取材豐富又探驪得珠,必會獲得師長們的好評與青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