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4.02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倒繃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繃,包紮。倒繃孩指將嬰包反了。比喻原本熟習的事竟然產生疏漏、錯誤。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七:「振率然對曰:『豈有三十年為老娘,而倒繃孩者乎?』晏公俛而哂之。」《聊齋志異.卷四.念秧》:「主人俛首曰:『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繃孩,亦復何說!』」
多重障礙童輔導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特別注意其自主和反射動作,粗大和精細動作、各種情境下的擺位和移動等有關發展和學習的課題。在面對視障童時,擇要特蝶注意其如何功能性地利用殘餘視覺或其他感官能力來發會動作技能。一般學校系統可以向縣市教育局特教資源中心申請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等專業服務,由教師在自然環境中配合相關復建計畫。 三、教導自我照護能力童的早年階段式獲得自我照護技巧的最佳時機,隨著發展,童便開始想為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母體中尚未出生的幼體。如:「婦女懷孕後,必須定期到醫院檢查,以確定胎是否一切正常。」
1.器物的底托或骨幹。如搪瓷胎
2.胎產。如:「她這是頭胎呢!」
刀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權柄。如:「他手握刀把,生殺予奪。」
3.比喻把柄。如:「你為何那麼怕他,你有什麼刀把在他手裡?」
童的泛靈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的泛靈觀,依據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觀點認為處於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period)的童,對於無生命的物體,都會賦予生命或意識。有關生命的方面,在於問童某種東西是否活著;有關意識方面,則問童對提及的各種東西能否感受到特定行動的效應,如木材起火了,其感受如何?雨對風的感受又如何?因此,童所認定的生命或意識,不限於真正活著的東西,如當人走路時,覺得月亮隨著人亦步亦趨,而當人停下來休息時,月亮也停止不動,是將月亮視為如人一樣有生命、有意識的物體。
  皮亞傑將童所具有的生命概念之發展,分成四個階段;其中前兩個階段屬於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兄弟或同輩男性親友的子。也稱為「姪子」。
童統覺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是一種有名的、常用的投射測驗,專為童所設計。本測驗為一系列實物景觀的圖片,施測時,一張張拿給受試者看,要求受試者根據圖片說出一則故事,盡量鼓勵自由想像,並把浮在心中的故事說出來。主要的原理是個人根據自己的知覺,並利用了人經驗過的主題或情節來描述故事,可以反應了人的幻想或被壓抑的想法。是一種了解人格的心理測驗。
  「童統覺測驗」屬於一種主題統覺測驗,由比列克(L. Bellack)於一九五○年為童受試者所設計,適合於三歲至十歲童使用。其測驗材料是依據心理分析的原理而設計的,由十張擬人化的動物在不同情境活動為主題的畫面所組成。藉由童根據圖片所編造的故事,可以將其對父母、兄弟姊妹、大小便訓練、攻擊性、孤獨,及其他有關問題的態度投射出來。
  後來的研究結果發現,以人物為畫片內容對童更有臨床價值,於是比列克等乃於一九六五年編製了人物畫片的童統覺測驗(CAT-H,H指畫片為human figures)。
  「中國學齡童主題統覺測驗」由初正平教授於民國五十七年(1968)編...
童旁觀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登(M.B. Parten)觀察童社會行為的發展,從其遊戲的活動中,發現童的社會參與能力隨著年齡而增長,於是歸納出六階段:(1)無所事事的行為(unoccupied behavior):幼沒有從事任何遊戲性的活動,只是隨機式地觀看四周有趣的事物。當周遭並無特別吸引力的事物時,幼便從事漫無目地的活動。例如,玩手指、踢石子、呆視前方等。此類的行為以兩歲的幼居多;(2)旁觀行為(onlooker behavior):指花大部分的時間在一旁觀看其他童的遊戲活動,然其本身並不加入。有時會面對著正在遊戲的童們說話,或問問題、或作建議、或批評,但不會主動要求參與活動中;(3)童單獨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女。唐.李白〈南陵別童入京〉詩:「呼童烹雞酌白酒,女嬉笑牽人衣。」《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今日玄德既為我婿,即我之女也。」
2.男女。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詩:「無為在岐路,女共霑巾。」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女語,恩怨相爾汝。」
園(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園是實施幼保育和教育的專門機構。中國最早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開設,當時稱蒙養院,其後名稱數易。民國元年(1912)改蒙養院為蒙養園,民國十一年(1922)又改蒙養園為幼稚園。一九五一年,大陸地區正式規定將幼稚園改稱幼園。招收三至七歲的幼。一九九○年二月一日起試行的〔幼園工作規程(試行)〕規定,幼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屬學校教育的預備階段。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園同時為幼家長安心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便利條件。
  幼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幼身心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