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59.31 ms
共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姬擬唇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頭尖;吻尖。口小;上頜前方具 3對小犬齒;下頜具一列犬齒。鱗片大形;背鰭與臀鰭具鞘鱗。前鰓蓋膜平滑。D. IX, 11-13;A. III, 9-11;P. 14-15;L.l. 14-16+4-7;G.R. 11-15;臀鰭第II棘長於第III棘。體紅色至橘紅色,體側具約25條的白色細小縱紋;自口角向後方至前鰓蓋上緣有一淡藍至藍白色的縱帶紋;前鰓蓋緣紫色;鰓蓋具一紫色紋;。
|
八帶擬唇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頭尖;吻尖。口小;上頜前側具 2對中犬齒,其後每側具一極大向外彎曲之犬齒,下頜具一列犬齒。前鰓蓋具角緣一膜瓣,其上緣平滑。D. IX, 11-12;A. III, 9-10;P. 13-15;L.l. 16-18+5-8;G.R. 4+8-9;臀鰭第II棘長於第III棘。體黃褐色,具7- 8條紫色或紫褐色縱紋;頭具許多橙黃色斑點;背、臀鰭具紫羅藍色與黃色條紋;尾鰭淺黃色,具黃橙色小斑點。
|
假囊唇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小唇角水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性體長2.00~2.05mm,雄性體長1.45~2.00mm,雌雄頭胸部呈長筒形, 額部前端狹圓,頭部兩側具側鉤。雌性胸部後側角背面觀鈍圓,近腹面 各具1小刺,生殖節寬大,呈長方形,右緣基部突出,腹面基部具1小刺。 第5胸足隻肢對稱,外肢細長,外緣具1小刺,末端叉形,內肢短小,呈 指狀突起,其內末部具1小刺。雄性眼較雌性發達,胸部後側角不對稱, 右側刺長較闊,呈刃形。第5胸足左足末節小,末端具3指狀突,大小不 一,右足第2節內緣中部近腹面具多數細刺,末節狹長,外緣具2小刺, 末端具3刺。
|
長角紋唇盲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小,黑色。頭黑色,頭頂眼內側有小黃斑;下顎片黃褐色;觸角第二節基部黃褐色,端部黑色,第三、四節黑色。喙淡黃色。前胸背板後緣白色。小盾片末端淡黃色。楔片端部有紅色色澤,膜片灰黑色。後足脛節基部黑色,其餘淡色。
|
花匙唇祝蛾/花匙唇折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匙唇祝蛾(Spatulignatha)屬於折角蛾科(Lecithoceridae) (大陸譯為祝蛾科) 折角蛾亞科(Lecithocerinae),目前台灣記錄有兩種。本文將介紹其中一種:花匙唇折角蛾(S. olaxana)。武春生老師(1994)在中國動物誌中記錄了台灣產有花匙唇折角蛾。2000年,Park對台灣產折角蛾亞科的研究裡,也記錄了花匙唇折角蛾與另一個當時的新紀錄種S. idiogena。 花匙唇折角蛾可藉由以下特徵鑑定:1.黑色的觸角;2.前翅翅端的大塊黑斑;3.前翅中室有一個黑色圓形斑紋。
|
厚唇法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近菱形,殼厚,淺灰褐色到深紅褐色。殼背腹面扁平,左側具延伸的縱脹肋,殼面具有縱肋,縫合線深。殼口近圓形,白色,唇厚,與殼表顏色相同,殼口周圍有齒狀突起,具短後水管溝。
|
薔薇連鰭唇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極側扁;背緣銳脊狀,高陡隆起;頭部眼上方圓,往下至吻部幾垂直。吻鈍;口中大,前位,略可向前伸出;上下頜各具錐形牙一行,前端各具彎形犬齒各一對。前鰓蓋邊緣具鋸齒。體被中大圓鱗;頰部被鱗片,自眼下方延伸至口緣下方;鰓蓋背面被鱗。D .IX, 12;A. III, 12;P. 12;L.l. 20-22+5-6;G.R. 6-7+11-12;背鰭前二棘與其後之背棘以膜相連,其間膜具深缺刻;腹鰭第一軟條特別延長,其末端遠遠超過臀鰭起點。體粉紅色至淡橘紅色,吻端至頭背白色,雄魚胸鰭上方體側具紫紅色邊之斑點,雌魚則無;背鰭與臀鰭基部淡水藍色,邊緣偏粉紅;胸鰭末緣黑色。
|
後截唇角水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性體長2.25~2.75mm。雄性體長2.25~2.30mm,雌性額刺較細、後側 角具小刺,其內緣具鈍突。生殖節寬大。背面隆起,尾叉之間背面具1 垂片。尾叉基部膨大。第5胸足雙肢、對稱,外肢長,具3外緣刺及1內 緣刺,頂刺尖,內肢小,呈錐狀。雄性背、腹眼和額角均發達,後側角 具小刺,尾叉短,近方形。第5胸足左足短,末節短。內緣皆具細毛,外 末部具4刺突。右足特別發達,第3節長大。外緣基部具1粗指突。末節呈 長刺突。
|
雜紋半皺唇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kahashi & Nakaya (2004)描述本種時曾檢視一尾採自台灣西南海域之胚胎仔魚。身體細長,身體橫截面形狀為圓形至垂直橢圓形。第二背鰭起點稍前於臀鰭起點。第一背鰭插入點與第二背鰭間的距離為上尾鰭邊緣之1.3 (1.1-1.4)倍。胸鰭插入點到腹鰭起點之距離為第一背鰭基部的2.2 (1.9-2.2)倍。腹鰭插入點到腹鰭起點的距離為臀鰭插入點到下尾鰭起點距離的1.8 (1.5-1.8)倍。臀鰭插入點到下尾鰭起點距離為胸鰭插入點到第一背鰭起點距離之2.6 (2.3-3.6)倍。下尾起源稍前於上尾起源。臀鰭插入點到下尾鰭起點距離為第一背鰭基部之1.0 (0.8-1.1)倍。頭部側邊輪廓...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