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褊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飄動的樣子。明.張自烈《正字通.衣部》:「褼,褊褼,衣揚貌。」
出於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於渦陽,大捷。又為南道行臺攻西魏王思政於潁川,死於斯役。 (7) 吳明徹:西元514∼580?,字通昭,南朝陳秦郡人。略涉書史經傳,從汝南周弘正學天文遁甲,略通其術。入陳,遷安南將軍。宣帝時,詔加侍中,統眾軍十餘萬北征,進克仁州,封南平郡公。進攻彭城,大破北齊軍於呂梁,授南兗州刺史。後為北周徐州總管梁士彥擊敗,與將士三萬人均被俘,卒於長安。 ◎2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奸鬼為人禍》晉景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孺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隋文帝以子秦孝王俊有疾,馳召名醫許智藏,俊夢亡妃崔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除草翻土的農具。明.張自烈《正字通.耒部》:「耡,耕耡。」明.陳憲章〈冬夜〉詩:「學業坐妨奪,田蕪廢耡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險灘中斜出的山塊或土塊。明.張自烈《正字通.石部》:「碥,水疾崖傾曰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鳥鳴聲。明.張自烈《正字通.口部》:「啅,鳥雀鳴聲。」
李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人。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變籀文為小篆。並曾與趙高、胡母敬等,整理當時通行的秦文,寫成《倉頡篇》七章。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身、衣服中間的布料。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袾,裑也。」疏證:「裑謂衣中也。字通作身。」
部首檢字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部首分類及筆畫多寡編排的檢字法。部首觀念,早見於秦代的〈蒼頡篇〉,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所分的五百四十部則明其學理。自明代《字彙》與《正字通》採行二一四部首,清代《康熙字典》繼續沿用,現今字辭書編輯多採此系統。且於部首、筆畫外,另加上字序(如、-|丿フ)的條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界相接的地方。明.張自烈《正字通.田部》:「周區為町,接町為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通「襯」。《廣韻.去聲.震韻》:「儭,裡也。」明.張自烈《正字通.人部》:「襯,裡也。當作儭,與襯通。」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