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低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人的情緒或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中,呈現低落、停滯的狀態,稱為「低潮」。如:「人在遭逢挫折時,情緒難免陷入低潮。」
|
海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dan)志願參戰,逃亡時因受傷而被遺棄在後方,於是獨自與敵人火拼,最後以自殺了結此生的悲劇。故事情節複雜,人物刻劃生動。曾拍攝成電影。但是夏志清指出晚年的海明威寫來寫去還是這個筆調,甚至是自我嘲諷。 評價:《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曾寫過一篇短文,敘述1957年春天與海明威夫妻在巴黎聖蜜雪兒大道相遇,並將他的失敗之作《渡河入林》列為海明威最好的一本小說,「沒有《渡河入林》,就沒有《老人與海》」。雖然馬奎斯也同意此書在愛情對白顯得平板與矯飾。旅美學人夏志清則表示海明威的小說世界「只有男人、沒有女人」,曾為《了不起的蓋茨比》...
|
劇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中的情節。如:「這齣戲的劇情很感人,使不少觀眾掉淚。」
|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註2) 鄉野流傳與記錄時期鄉野流傳與記錄時期始自吳鳳去世開始,約一百年。此時期傳說在民間流傳,情節有增有減,但都強調漢人感念其恩惠,而非原住民,劉家謀的〈海音詩〉、《雲林采訪冊》和後來的《臺灣通史》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日人宣傳運用時期日治時期,由於原住民不服日本統治,造成日人極大困擾,因此透過各種手段進行安撫或威壓,將吳鳳事蹟改編成「吳鳳神話」便是其中之一。為安定原住民,日方主動渲染、發揚吳鳳傳說,1909年嘉義廳長津田義一編纂《吳鳳傳》,1912年中田直久寫了一篇《殺身成仁通事吳鳳》,同時吳鳳事蹟也編入小學教科...
|
卻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書人或章回小說中,在一個情節結束後,另起一個段落時,常用的發端詞。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一折:「卻說那不得志的,也有一等。」
|
竇娥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劇名。元關漢卿所作,內容描寫寡婦竇娥為流氓張驢兒脅迫,被誣控殺人。竇娥被判死刑,臨死前指天發誓,死後必定血濺白練,六月下雪,大旱三年,以昭冤屈。後來竇娥的父親作了官,為竇娥洗刷了冤名。後代雜劇或戲曲即依此故事,增加情節。也作「六月雪」、「斬竇娥」。
|
新派武俠小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源起:2 流派特色:3 代表作家:4 重要作家: 源起:新派武俠小說是在五十年代中期開始興起的,它當時受到讀者歡迎,可能是因爲除了報紙之外,沒有別的什麽文化消費渠道。武俠小說情節比較吸引,每天追著看報紙連載,好像現在的電視連續劇。而且,當時有一種愛國情懷,戰亂剛剛結束,逃到香港來的不能回去,大陸當時被稱爲「竹幕」,一水隔著兩地,香港和臺灣的讀者都借著這種小說,投射了這種情懷。當時臺灣的武俠小說已經很成氣候。它有一個特殊的社會背景,因爲那時在臺灣寫現代題材的小說,國民黨控制很嚴,除非寫反共小說。郭衣洞(柏楊)的那幾...
|
張大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形式美學其實是以個人為中心的,蘊含一種以作者為中心的英雄主義,真正主角在表演者自己,不是語言,不是情節,當然更不是人物……作者雖然宣稱所有繁複的形式設計都是為了增加文本的多義性。打破既有的閱讀成規,然而在表演者無所不在的輕蔑笑聲裡,看到的都是一種反啟蒙的啟蒙者的偏執與獨斷……一再重複的對讀者的閱讀品味和習慣進行訓誨、嘲弄、已自成格套,構成張大春小說的基本腔調;這種施虐式的策略的快感訴求明顯的已遠遠超過他對台灣當下歷史現實問題的思考。」 著作 《西漢文學環境》《認得幾個字》《春燈公子》《戰夏陽》《聆聽父親》《城邦暴力團...
|
特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閱讀時速度慢,有省略、替換、停頓、斷句不當、讀錯等現象,以致影響閱讀理解;讀完也沒辦法說出整體大概的情節或前後關係。數學學習會出現基本的數學計算慢,回答時表現出不確定的態度;同一類型的錯誤回答方式可以預期等。 多重障礙多重障礙兒是指身心障礙不只一種,而是兼具兩種或兩種以上。以認知學習而言,如果以智能障礙為主的多重障礙,表示其在智力方面受損,因此和智能障礙兒一樣,在理解、記憶方面的學習緩慢,或學習能力缺乏。反之,若不是以智能障礙為主的多重障礙兒,表示智力正常,只要給予適當的協助或提供輔具協助溝通,也可以和一般小朋友一樣學習...
|
戲劇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情的發展演變猶如戲劇般,有高潮起伏或出人意料的情節。如:「這場官司纏訟多年,想不到竟戲劇性地以和解收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