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1.64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復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 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 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艾瑞克森把意志定...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狃於急效,欲速不達反義:部就班,盈科後進,循序漸進辨似: 揠,音ㄧㄚˋ。拔的意思。不可寫作「偃」。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11-16歲)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像思維。能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思考解決問題。這四個階段有以下的特色:發展順序不變,但具有個別差異。具有普遍性(不具文化特別性)。依賴認知發展,但……可普遍化為其它功能。各發展階段都是在邏輯上有組織的整體。各階段的順序是自然的階層(所有成功發展的階段都會有前面階段的元素參與合作,但後一階段比起前面的階段,更加不同,而且更加統整)。每個階段,在思考模式上會表現出質的不同,而不僅僅是量的差異。 參考資料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適用。這就和東施模仿西施一樣。在越國有個美女名叫西施,向來犯有心痛的毛病,每次心痛時,她總是輕輕地住胸口,微微地皺著眉頭。有一次,同里中的醜女看見後,認為這樣的動作很美,於是也學西施捧心皺眉,自以為也很美。然而鄉里中的富人看見後,卻因此緊閉門戶而不出門;貧窮人看了,則趕緊帶著妻子和孩子躲開。那醜女只知道捧心皺眉很美,卻不知道這個動作所以美的原因。」後人就把這個醜女稱為東施,以和西施作區別對照。太師舉這個故事的意思在於:人也要懂得變通,不要一意孤行,堅持自己的理想,而忽略了整個社會的需要,因此他預料孔子的理想將無法實現。而太師引來作譬喻的這則故事,後來被濃縮成「東施效顰」,用來比喻盲目胡亂地...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緣外境。《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馬,捺不住。」也作「意馬心猿」。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養成的心理歷程(1)自我觀察:指個人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觀察。(2)自我評價:指個人經由自我觀察後,照自己所訂的行為標評判自己的行為。(3)自我強化:指個人照自訂標準評判過自己行為之後,在心理上對自己所做的獎勵或懲罰。 參考書目註1: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註2: 班杜拉(1977),周曉虹譯,社會學習理論。台北市 : 桂冠。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社會學習論英文關鍵字: social ...
自怨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後人尊稱為「亞聖」。相傳由他與門人所著《孟子》一書,專門闡述仁義道德的重要,對後世的思想影響很大。在〈萬章〉中,孟子強調古代的君王傳賢不傳子,故有堯禪讓位給舜,舜禪讓位給禹的事蹟。後世的王位傳承雖然改為父死子繼,但是如果不能順應天命,施行仁政,仍然無法長久保有天下。孟子舉商王太甲為例,太甲是太丁之子,成湯之孫,即位後便荒淫無度,因此被宰相伊尹放逐三年,直到他悔過修德,照仁義做事,伊尹才將他迎接回來。後來原文中的「自怨自艾」成為一句成語,從原義轉用來形容人消極的埋怨自責。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商君書.更法》:「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表示任何意見。《官場現形記》第五八回:「沈中堂又問他們抵制的法子。有人說:『應該上個摺子,不准他們考差。凡是本衙門差使,都不准派。』又有人說:『這個翰林,祇能算做頂帶榮身,不能資升轉。』沈中堂聽了不置可否。」也作「未置可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