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銀的別名。《水滸傳》第一九回:「蓋道:『小子久聞大山招賢納士,一逕地特來投托入夥。若是不能相容,我等眾人自行告退。重蒙所賜白金,決不敢領。』」
風雨滿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山谷:即黃庭堅(西元1045∼1105),北宋人,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與張耒、補之、秦觀合稱蘇門四學士。工詩,為江西詩派的開創人,並擅行、草書。 (4) 蔽翳:遮蓋、遮蔽。翳,音|ˋ,遮蔽。 (5) 敗意:感到掃興。 (6) 迂闊:指思想言行不切實際。迂,音ㄩ。
嬌生貴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嬌生慣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嬌生慣養」指在備受寵愛縱容中成長。此語見於《醒世姻緣傳》。《醒世姻緣傳》是清朝蒲松齡撰,共一百回。寫狄希陳兩世惡緣的報應,著重於描寫家庭社會的各種現象,尤其是婦女的悍妒、家庭怨憎之事,都歸因於陰騭果報之說。其中有一段描述農民無晏、思才稱霸族裡,不得善終的故事。無晏死後,思才想要謀取無晏的家財,假意收留無晏的兒子小璉哥,卻把小璉哥當奴婢使喚,還要他跪著磕頭。作者在文中寫了一句:「本是嬌生慣養子,做了奴顏婢膝人。」是說小璉哥從小是無晏的獨子,備受寵愛,沒吃過什麼苦,沒想到卻落了當人奴婢。思才因為謀奪無晏的家財,所以想斬草除根,以除後患...
奢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幹、出眾。《水滸傳》第一五回:「保正敢有件奢遮的私商買賣,有心要帶挈我們。」《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而今世上只重著科目,非此出身,縱有奢遮的,一概不用。」也作「唓嗻」。
六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稱品格、學識極為傑出的六位人物為「六君子」:(1)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禮記.禮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2)宋代黃庭堅、秦觀、張耒、補之、陳師道、李薦,稱為「蘇門六君子」。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下.談藝.姑溪集》:「端叔在蘇門,名次六君子,……觀全集殊下秦、、張、陳遠甚,然其題跋自是勝場。」(3)宋寧宗時,右丞相趙汝愚被韓侂冑誣陷,太學生周端朝、張衜、徐範、蔣傳、林仲麟、楊宏中六人上書營救,遭摒斥,史稱「六君子」。見《宋史.卷四五五.忠義傳十.楊宏中傳》。(4)宋理宗時,殿中侍御史丁大全專權,蠻橫無理,太學生陳宜中、劉黻、黃鏞、林測祖、曾唯、陳宗六人上書批評,輿論界同聲響應,稱為「六君子」。見《宋史.卷四一八.陳宜中傳》。(5)明熹宗時,魏忠賢掌權,其人奸詐殘暴,御史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被陷害死於獄中,時人稱為「六君子」。後魏忠賢又逮捕周起元、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昇六人,害死獄中,世人也稱為「六君子」。見《明史.卷三○五.宦官傳二.魏忠賢傳》。(6)清光緒時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因變法被殺,時人稱為「戊戌六君子」。見《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棻等傳.論曰》。(7)民初,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組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稱帝,稱為「籌安六君子」。
偎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影不離,相依相隨。宋.端禮〈步蟾宮.昨宵爭個甚閒事〉詞:「且偎隨、須有喜歡時,待款款、說些道理。」《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六出》:「相憐相愛,拼盡老,與偎隨。」也作「偎倚」。
爰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國君名下的土地分出來給其他的貴族。也就是改變原有田地所有制,將公田封賞下去。《左傳.僖公十五年》:「眾皆哭,晉於是乎作爰田。」唐.孔穎達.正義:「服虔、孔皆云:『爰,易也。賞眾以田,易其疆畔。』」也作「轅田」。
一了百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聰明能幹。《醒世姻緣傳》第一六回:「老雖算得科考的日子還早,恃了有這個一了百當的兒子,也可以不用那個邢皋門。」
解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押解犯人的差役。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有我八拜交的哥哥蓋,知某有難,領僂儸下山,將解人打死,救某上山。」《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戰戰兢兢,隨著解人,膝行到庭下,叩頭請死。」也稱為「解差」、「解子」。
一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心一意。宋.端禮〈臨江仙.火冷燈〉詞:「阿誰教你惜人深。一成迷後,不望有如今。」宋.周紫芝〈清平樂.蘆洲晚淨〉詞:「夢回滿眼淒涼,一成無奈思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