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棘鋸頭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為東北角地區最為常見的大型頭帕科海膽,體殼直徑可超過8公分。牠們的大棘變異極大,長度由大約等於殼徑長,到殼徑長的幾乎兩倍都有;形狀從幾乎圓柱形到紡錘狀,有的末端逐漸變尖,有的末端則變得有些扁平;有的大棘具有顏色深淺相間的環帶,有些則無;大棘表面密布細小而一致的小凸起,紡錘狀大棘在靠近基部三分之一處朝上的部份會有明顯的鋸齒狀棘刺突出。口面的大棘形狀較為簡單一致,末端幾乎截平。去皮的裸殼具有暗紫色、棕色或橄欖綠色的頂系及步帶骨板,間步帶區通常為綠色,大疣則呈白色。反口面大棘為紫褐色或亮褐色,有的具有不規則的環帶,基部的領部有一段明顯有紅褐色的斑點分布。小棘大多呈紫褐色,有的具有暗褐色的條紋。 ...
嘎戈;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具。阿拉伯語或西班牙語的說法,稱「嘎戈」,指的是子或綠樹枝,用來在沙地上劃出傳統占卜用的神奇圖樣;或標示出舞蹈場所之範圍。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長芒頭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稈高達35 cm。小穗長約2 mm;穎先端凹處有細芒,背面具細刺毛,邊緣具纖毛。

杜鵑粉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4齡蛹殼體色淡黃。蠟質分泌物不明顯。體緣前後均具1對細小剛毛。亞緣區不明顯,窄,有橫紋延伸至體緣。縱胸縫幾乎達到體緣,橫胸縫較短,不達體緣。頭胸區、腹部第1節均具成對之長剛毛,長度不一。體盤亞中區有許多疣狀突起群聚。腹部腹節分節明顯,節縫微波浪形。具胸氣管裂,開口明顯。管狀孔大,圓形,不具齒,長寬相近,略短於尾溝。蓋瓣近心形,後端漸狹窄,幾乎充塞整個管狀孔區域。舌狀突起隱藏不外露。尾脊不明顯。尾溝明顯,具不規則之點刻。
狀絲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貼生,60-130微米厚,膜質。子實層表面土黃色,在解剖顯微鏡下經常有數多微小褐點,平滑,偶有裂痕; 邊緣漸薄,同色,粉狀。菌絲單系; 菌絲含扣子體。菌絲層由底層及髓層組成,底層相當薄,結構緻密,菌絲平行。髓層結構相當鬆散,菌絲方向多變,結晶散落或擁擠於菌絲層,菌絲層菌絲無色,2.5-5微米寬,薄壁或稍微厚壁,褐色樹脂狀物質散落在菌絲層及子實層。囊狀體狀,無色或有著褐色內容物,40-70 微米長,8-11微米寬,先端部分常有一至多個二次隔,薄壁,朝向頂端稍微厚壁,經常覆蓋褐色樹脂狀物質。擔子花瓶形,無色或偶爾有著褐色內容物,40-55 × 7-8微米,四孢型。擔孢子常含褐色內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我就叫他提了一段氣,著人拿椎打,越打越不疼。」
距根節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根節蘭由蘇鴻傑於1990年發表為台灣的新紀錄種。其隸屬於根節蘭屬之落苞節(sect. Styloglossum),形態與台灣根節蘭(Calanthe speciosa (Blume) Lindl.)極為接近,主要區別特徵為葉片較窄,約3.5-6 cm,花淡黃色,以及唇盤上具有一對板狀突起。蘇鴻傑(2000)曾推測此分類群有可能是矮根節蘭(C. angustifolia (Blume) Lindl.)及台灣根節蘭之天然雜交種,但並未得到後續研究之確認。由於在台灣此物種至今罕有野外紀錄,其鑑定與分類地位仍有待進一步之確認。

茉莉粉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4齡蛹殼體色淡黃。蠟質分泌物不明顯。橫羽化縫僅達亞緣區;縱羽化縫達到體緣。頭胸區具5對小鈍狀疣狀突起。第1對具長剛毛。腹部腹節中央區域分節明顯,具點刻。第1腹節具1對長剛毛,由疣狀突起伸出。胸氣管摺幾乎不易辨識。胸氣管溝裂明顯。管狀孔小,前端擴大,後端具凹痕。蓋瓣幾乎充塞整個管狀孔區域。舌狀突起隱藏。尾溝明顯,點刻缺如。
狀絲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平貼,70-150微米厚,膜質。子實層表面灰土色,在放大鏡下可見數多小褐點,平滑至稍微丘狀突起,偶爾有裂痕;邊緣漸薄,同色,稍微毛緣。菌絲單系;菌絲含扣子體。菌絲層底層和髓層組成,底層相當薄,結構緻密,菌絲平行,髓層結構鬆散,菌絲方向多變,菌絲層菌絲無色,2-3.5微米寬,薄壁。子實層結構相當緻密; 菌絲主要垂直,無色。囊狀體經常隱沒,狀或頂端圓形,無色,30-60微米長,圓形部份10-15微米寬,薄壁或者頂端稍微後壁,有時頂端覆蓋黃褐色樹脂狀物質。擔子花瓶形,30-40 × 6.5-8微米,四孢型。擔孢子圓柱形,腹面稍微彎曲,平滑,薄璧,經常含油滴,10-13 × 4.2-5...
頭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為胸部長的2.5—3.0倍,與腹部等長。第1胸足腕節後緣光滑,無輔助突;腕突抵達掌節末緣;掌節後緣呈鋸狀,後末角具1角突;指節後緣中部具小刺。第2胸足具長狹腕突和長掌節;其餘與第1胸足相似。第5、6基節狹長,為寬的12倍。雌性第2—6胸節上具5對鰓,雄性第5—6胸節上具2對鰓。各尾肢內外肢均發達,與原肢分離。第1尾肢為第2尾肢的1.5倍。尾扇尖,約為第2尾肢長的1.5倍,為雙尾節的1.5—2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