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青竹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爬蟲綱有鱗目。背部呈草綠色,尾部赤色,含劇毒,常棲息在草樹叢中。[例]青竹絲常盤繞於樹枝間,以綠色的體色作為保護色,讓人不易發覺。 △竹葉青、赤尾青竹絲、赤尾鮐(ㄧˊ) ◎
桂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桂木的樹枝。漢.劉安〈招隱士〉:「蝯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野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牛大多生活在森林裡,身材沒有美洲也那麼高大健壯,毛也比較短。歐洲野牛在夏季吃樹葉,在冬季只吃樹皮和樹枝。(註2) 越南野牛人們對越南野牛的了解非常少,只在1992年,有科學家在越南的一個邊境發現了越南野牛。這種野牛和好望角大羚羊一樣有著匕首形狀的角,牠的皮毛為深棕色。(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野牛英文關鍵字: bison 參考書目註1: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頁297。註2: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178。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
袋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說是一隻額外的手。袋貂小的有像老鼠一樣小,大的有比貓還大,但牠們都是爬樹高手,用相對的爪趾緊緊抓住樹枝。母的袋貂都有個永久育嬰袋,開口向前,且通常只有4個乳頭,所以不可能擁有大家庭。但大多袋貂都喜歡群居,彼此的窩喜歡靠得很近。幾乎所有的袋貂都是夜間性動物,以植物的葉和花為主食,偶爾也吃昆蟲,但牠們其實有大大的犬齒,代表其實牠們是可以吃肉的。(註1) 叢尾袋貂這是澳洲最常見的有袋類動物,也是少數能在城鎮裡自在生活的有袋動物之一,牠們通常居住自居民建築裡,以花園的植物為主食。叢尾袋貂最剛開始是生活在樹上,但現在牠們每天到天...
盲人行動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全起見,他們必須摸著牆壁或用手遮住頭等身體部位來保護身體。例如在公園中行走,用手遮住頭部可避免頭被樹枝搓傷,而導盲磚則可以幫助他們行走。 (二)人導法是由他人來輔助視覺障礙兒童前進,如果兩個人的高度差不多的話,輔助者在前面,視覺障礙兒童退後半步,用左手握住輔助者的右手臂。因為我們習慣靠右行走,若有來車較不會撞到視覺障礙兒童。退後半步則有幾個原因,利如輔助者可能不小心絆倒,絆倒前可趕快甩開視覺障礙兒童的手,以免視覺障礙兒童跟著絆倒。又如上樓梯時,視覺障礙兒童可由輔導者身體的高低變化知道是要上樓還是下樓。如果視覺障礙是小孩...
繩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這段漫長的時期裡,日本人居住在建於海岸、河流入海口或是山腳下的小屋。這種小屋一半在地下,屋頂是由樹枝和樹葉搭蓋而成。沿海一代村民的主要食物為貽貝、牡蠣和其他介殼類;山里村民到了末期則靠獵捕動物及採集漿果和堅果維生。雖然那時已經有種植蔬菜和小米,但是一職到繩紋時期的末期都還沒開始種植稻米。繩紋時期之後是彌生時期。 日本第一位皇帝《古書記》是用中國漢字寫成,有關日本早期傳說和歷史的三卷文集。這套書大約完成於公元712年。書中提到一位皇帝來自日本西南九州的東南地區,帶領人民向東北遷移。這位皇帝名叫神武天皇。神武自稱是天照大...
精衛銜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娃的化身,總是「精衛、精衛」地叫著,於是被稱作「精衛」。這種小鳥,不斷地用牠小小的嘴,銜著山裡的小樹枝和小石子,投入東海,一心想把東海填平,以化解心中之恨。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精衛填海」,用來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然而,東海是如此的深廣,精衛鳥是如此的弱小,所以又可借「精衛填海」來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樛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程元玉看那樹枝,樛曲倒懸,下臨絕壑,窅不可測。」
連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出一本而相連的樹枝。南朝梁.簡文帝〈和蕭侍中顯春別〉詩:「別觀蒲萄帶實垂,江南豆蔻生連枝。」
枝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枝和藤蔓。唐.白居易〈泛湓水〉詩:「青蘿與紫葛,枝蔓垂相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