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石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置身於風景中,此畫當屬畫家的裸女系列。但裸女之描繪出自畫家想像,已未見造型的強調,且著眼點在表達肉體溫潤豐腴之美,兼以背景石壁暖色調之烘托,整幅畫更見肉體之溫暖腴美。上方樹葉之綠色、遠山之濃綠、以及石壁青苔之綠亦有對比之效果,畫家擅長色彩語彙,殆無可疑。此時以七十一歲高齡處理此等繁雜之大構圖,且色彩運用妥切,難能可貴,唯人體之描繪較屬概念化,觀者不易掌握此時人體畫之訴求重點。
書趵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為宋宗室,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死後,追封魏國公,諡文敏。   趵突在山東濟南市舊城西門外。趙孟頫服官濟南時,常游憩於此地。趙孟頫詩文書畫樂律無不精善,書法則篆籀分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是唐以後書法的集大成者,對當時及後世影響很大。   <書趵突詩>作於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十二月,為周密作鵲華秋色之頃,最晚不超過大德八年(1304)周密卒年之前,亦即四十二歲到五十一歲間的作品。書法潤秀圓轉,這正是趙氏書風的特色,也是存世趙書中墨跡楷書罕見大字。卷中有「右二題」字句,今僅存其一,可見卷前已佚去。   釋文:趵突。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洩,歲旱不愁東海枯,雲霧潤蒸華不注,波瀾聲震大明湖。時來上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興孤。右二題皆濟南近郭佳處,公瑾家故齊也,遂為書此。孟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在黑龍江省北安市南,雙陽河北岸。本名巴拜,境內地勢平坦,多水泊,物產有麻、菸葉、獸皮、大麥、雜糧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宰相李德裕在離洛陽三十公里處建造的莊院。以奇石異木著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水。停聚不流通的水,非活水湧出的水
〔古山館題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山館題跋〕1卷,一名〔古山館書跋殘稿〕、〔古山館宋元版書序錄〕,清瞿中溶撰。
  瞿中溶,幼名慰敂,字萇生,號木夫,喪妻後更號空空叟。江蘇嘉定人。清乾隆34年生,道光22年卒(1769-1842),年74歲,庠生。曾援例捐湖南布政司理問,晚年家居著述。
  瞿中溶是清乾嘉時著名學者錢大昕之婿,曾校刻錢氏著作,錢氏學術多藉以傳。瞿氏博覽群籍,尤深金石之學,收藏石刻、典籍甚富,精於考訂。明清時崇尚宋元刻本,於是翻刻者日眾。霍氏對所見翻刻、仿刻、時有題跋,考其版本源流及翻刻情況。可惜原稿大多散失,僅賸殘稿42篇,其中以跋清代翻刻為多,而對清翻刻本工藝基本上持肯定態度...
淺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寄居蟹目前只在台灣發現。右螯呈性雙型,雄性掌部延長,雌性則較粗短,且雌性掌部兩側緣皆有刺列,表面佈有剛毛束,兩性的腕節兩側緣亦有刺列,在雌性上更為明顯;左螯掌部表面有小的顆粒及剛毛束,腕節表面有不規則排列的小刺,但部分常被長剛毛所遮蔽。步足指節長過前節,中間處有18-40根棘刺,前節至長節上皆有短橫列的剛毛束。第四步足前節腹面或離體端處有1列卵狀角質突起。雄性無第一腹板上的交接器,第二腹板交接器較為退化,雌性右第二腹肢退化。尾柄末緣中間凹陷寬且淺,左右葉各有短的棘刺列。最大體型紀錄為盾板長5.7 mm。盾板與頭部附肢乳白色並帶有淺粉紅或淡橘紅色,大螯及步足為紅色、橘紅或粉紅,第二及第三步...
幣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鑄刻在錢幣上的文字。也稱為「刀布文字」。
氏灰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小喬木。葉革質,長橢圓或倒卵形,長4-13 cm,寬2-4 cm,先端漸尖至尾狀,圓齒緣,兩面光滑,側脈6或7對;葉柄長5-12 cm,光滑。花序總狀,常於近枝頂簇生。果卵形。

北投溫博物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北(附錄-地名-文教處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