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22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跋山水、奔走風塵、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到處奔走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光掠影」,指「物體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都是指虛幻而難以深入觀察的事物。這個成語可能出自於清代馮班《鈍吟雜錄》卷五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馮氏糾繆的對象是宋代嚴羽所寫的《滄浪詩話》。嚴氏在《滄浪詩話.詩辯》中有一段話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謂不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嚴氏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詩的寫作,不是用來賣弄學問,談道說理的;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及理的談論,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馮班認為嚴氏用「不理路,不落言筌」來描述詩的寫作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也就是用來「說出意念」的,只是為了把感情充分發抒,所以演變成詠歌,這雖然和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邊。《書經.微子》:「今殷其淪喪,若大水,其無津涯。」漢.王充《論衡.驗符》:「廬江皖侯國,民際有湖。皖民小男,曰陳爵陳挺,年皆十歲以上,相與釣於湖涯。」
鴻鵠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鴻雁一舉千里般的壯志。比喻志向遠大。《史記.卷四八.陳世家》:「陳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大丈夫仗鴻鵠之志,據英傑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嘆息、感嘆。《楚辭.屈原.九章.江》:「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擬]參見「欸乃」條。
馳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獵。《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贊曰》:「亦其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晉書.卷八三.江逌傳》:「偃息畢於仁義,馳騁極於六藝。」
米珠薪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不遠千里:不以跋遠路為苦。形容來人的熱忱。見「不遠千里」。 (5) 臨:來到。 (6) 薪:作燃料的木材。 (7) 桂:指桂木,是一種珍貴的木材。桂,為木犀的別名。木犀科木犀屬,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背面有網脈,先端尖或漸尖。花白色或淡黃色,果實核果或漿果,藍色。因花蕊如金色的粟點綴在枝頭,故亦稱為「金粟」。專供觀賞,花可用為香料及潤髮。亦稱為「木樨」、「丹桂」、「桂花」。 (8) 謁者:通報與接待賓客的近侍。 (9) 因:憑藉、依靠。 (10) 就舍:前往賓館。舍,音ㄕㄜˋ。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出一轍」,指車輪行徑相同,痕跡一致。見用於《容齋隨筆》。《容齋隨筆》,宋代學者洪邁(西元1123∼1202)撰,為其讀書札記,廣群經、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辨證考據,頗為精確。尤精宋代掌故,可補《資治通鑑》之不足。隨筆以外,又著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在《容齋續筆.卷一一.名將晚謬》中,洪邁舉古代名將關羽、王思政、慕容紹宗、吳明徹為例,認為他們都是威名遠播,建立了當代無人可比的功績,但晚年都因憑恃功勛,誇耀自己的才能,進而輕敵所致。這四位歷史名人的敗亡,十分相像,行跡如同出自同一個車轍。典源又見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奸鬼為人禍》。表述春秋晉景公以及隋文帝之子,患有重疾,他們...
唯唯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經史講義.卷一○.書經.清.秦蕙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夫賢者之事君也,議事則據理而不揣摩,奉職則秉法而不容假借。如事屬可行,縱破成例而不顧;如不可行,雖違成命而不辭。處唯唯諾諾之中,獨有謇謇諤諤之概,而奸邪之人惡其不便已也。」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雷思霈〈瀟碧堂敘〉:「石公胸中無塵土,氣慷慨,大略以玩世世,以出世經世。姱節高標,超然物外而涇渭分明,當機沉定有香山眉山之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