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9.90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周王內之邑。周穆王以此為都城,城在今陝西省華縣之北。
三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治理京地區的三個職官,即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後亦指京師附近之地。《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於是漢發三輔罪人,因巴蜀士數萬人,遣兩將軍郭昌、衛廣等往擊昆明之遮漢使者。」《漢書.卷五.景帝紀》:「三輔舉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請之。」
外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職官名。職掌記錄王者下達於京外的命令,並掌理四方邦國志書,三皇五帝的典籍。
縱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隨意放出。《元史.卷九.世祖本紀六》:「戊戌,申禁羊馬群之在北者,八月內毋縱出北口諸隘踐食京之禾,犯者沒其畜。」
孤標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五百里之地。
涇渭自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涇渭分明」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邶風.谷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涇1>以渭2>濁,湜湜其沚3>。宴爾新昏4>,不我屑以5>。毋逝我梁6>,毋發我笱7>。我躬不閱8>,遑恤我後9>! 〔注解〕 (1) 涇:涇河,亦稱「涇水」,關中八川之一。源自甘肅省平涼西南的六盤山東麓;流入陝西省注入渭河,是渭河水系中的最大支流。 (2) 渭:渭河,亦稱為「渭水」。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的鳥鼠山,東南流經陝西省,至高陵縣會涇水,又東流至朝邑縣會洛水,注入黃河。 (3) 湜湜其沚:河水靜止時,清澈見底。湜,音ㄕˊ,水清澈見底的樣子。沚...
方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稱帝都。漢.班固〈典引〉:「日月邦,卓犖乎方州,洋益乎要荒。」
熊虎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勇敢善戰的將士。《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傳》:「方今二賊未滅,戎車亟駕,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三國演義》第四五回:「瑜曰:『吾之軍士,頗雄壯否?』幹曰:『真熊虎之士也。』」也稱為「熊羆之士」。
高風大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五百里之地。
耳染目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蔭前人之光。 (2) 擩:音ㄖㄨˋ,習染、感染。 (3) 鳳翔府:地約當今陝西省鳳翔縣。為周王地,漢時為右扶風,北魏時置岐州,唐改為鳳翔府,後世因之,民國始廢。 (4) 參軍:東漢始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兼為郡官。 (5) 房太尉:此指房啟的祖父房琯。太尉,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後世多沿置,但一般為加官而無實權,至明始廢。 (6) 不敢弄以事:不敢誇耀自己的本事。 (7) 同州:地約在今陝西省大荔縣,北魏時置華州,西魏時改為同州,後世沿置,至民國始廢。 (8) 澄城丞:澄城縣官。澄城,地約在今陝西省境內,北魏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