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9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帽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帽子前面突出一塊像舌頭的,多用來遮擋陽光。
魯凱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之一。居屏東、高雄、臺東山地。以山田農業為主,亦兼打獵、捕魚。為父系社會,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尤其重視長子。住石版屋,精雕刻,女人長於織布、編籃。因相信祖先為百步蛇所生,因此視百步蛇的圖騰為祖靈,常見於日常用品與住屋的木質屋、柱子的雕刻上。
斗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柱間的銜接結構。在立柱與橫梁交接處的弓形木叫栱,栱與栱之間的木塊為斗。功能在增加梁的承重量,且可使屋向外伸展翹起,為中國傳統建築的特色之一。如:「這座廟宇的斗栱上有精緻的雕刻和彩繪,非常具有特色。」也稱為「枓栱」。
舊燕歸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的燕子又飛回老巢。比喻客居在外的遊子重回家鄉。明.顧大典《青衫記》第二九齣:「似舊燕歸巢,雙語前。」
晨鐘暮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山中〉詩,使用了「朝鐘暮鼓」。這首詩表達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於京城的榮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鐘聲和傍晚的鼓聲都無法傳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雲高掛天空。世間的事物既分歧又複雜,還不如像那河邊的人們,平淡的過一生。詩中充分表達出遠離塵囂、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後來「暮鼓晨鐘」這句成語除用來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外,也用來指一日的時光,亦用來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昏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傍晚、黃昏。宋.周邦彥〈丹鳳吟.迤邐春光無賴〉詞:「那堪昏暝,簌簌半花落。」
門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門前的小路。唐.岑參〈高冠谷口招鄭鄠〉詩:「門徑稀人跡,峰下鹿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屋稜、屋角。《晉書.卷一三○.赫連勃勃載記》:「飛舒咢,似翔鵬之矯翼。」
埤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上呈凹凸形而有射孔的矮牆。唐.李德裕〈懷崧樓記〉:「此地舊隱曲軒,傍施埤堄,竹樹陰合,檻晝昏。」也作「埤倪」。
淅零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風雨、霜雪飄打的聲音。元.周文質〈叨叨令.嗚呀呀寒雁空中叫〉曲:「淅零零疏雨窗間哨,吉丁當鐵馬前鬧。」元.楊訥〈二郎神.景蕭索套〉:「敗葉兒淅零零亂飄,無聊。」也作「淅留淅零」、「淅零淅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