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5.53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秦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55)字會之,宋江寧人。性陰險,晚年殘忍尤甚。高宗時為相,挾金人以自重,力持和議,阻止恢復,誣殺岳飛等,一時忠臣良將殆盡,和議乃成。卒諡忠獻,寧宗改諡醜。
悖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情理,自相矛盾。《淮南子.泰族》:「治由文理,則無悖謬之事矣。」也作「悖」。
小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指娼妓、歌女。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卷四.傅九林小姐》:「傅九,年二十九歲,好狎遊,常為倡家營辦生業,遂與散樂林小姐綢,約竊負而逃。」
3.稱謂。稱妻子、夫人。明.賈仲名《金安壽》第一折:「俺小姐夾谷人氏,童家女兒,小字嬌蘭,娶為妻室,十年光景,甚是綢。」
浮光略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浮光掠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浮光掠影」,指「物體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都是指虛幻而難以深入觀察的事物。這個成語可能出自於清代馮班《鈍吟雜錄》卷五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馮氏糾的對象是宋代嚴羽所寫的《滄浪詩話》。嚴氏在《滄浪詩話.詩辯》中有一段話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嚴氏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詩的寫作,不是用來賣弄學問,談道說理的;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談論,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馮班認為嚴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來描述詩的寫作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也就是用來「說出意念」的,只是為...
不祥之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吉祥的徵兆。《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狐升御座,不祥之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若供了壯,一面才開張,一面便供出那關門的『關』字來,這不是不祥之兆麼?」
圓形監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想出的設計新概念。他的靈感來自法國的軍事院校,該校的建築設計便是讓校方便於管理學生,而邊沁的胞弟山(Samuel)構想出圓型監獄的最初概念;透過一些建築設計上的方法,來達到恫嚇規訓人心的效果,邊沁認為此一方法可以替政府節省大量的監獄人力管理費用,以及讓監獄事物量的有效下降。(註1) 設計其監獄基本形狀為圓形,圍繞圓周一圈分割成為監禁犯人的囚房,囚房的外側設置一窗孔以供陽光射入;而囚房的內側則全部指向圓心,並於圓心處設置監獄的監控塔樓,如此一來,獄卒便可隨時向監控塔四周360視角的任一囚房的一舉一動,進行監控、凝視而達...
龍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術數用語。指墓旁左右的二砂。左為青龍,右為白虎。明.希雍《葬經翼.四獸砂水篇七》:「貼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龍虎者,以其護衛區穴,不使風吹。」
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列禦寇,或稱列圄寇,春秋時期鄭人,道家學派的先驅者,人稱列子,主張貴虛。 簡介成名於《列子》一書,有章以其名為章名,主旨在於宣揚不可炫智於外而應養神於心,達到「天而不入」順從自然,達到無用之用的境界。《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述列子是鄭國人,與鄭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相傳他曾向關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御風而行。唐玄宗天寶年間詔封為「沖虛真人」,宋徽宗宣和年間封為「沖虛觀妙真君」。 著作《列子》又名《沖虛經》、《沖虛真經》,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鄭人列...
原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完璧歸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王因宦者令賢推薦,召見藺相如,並且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藺相如不想使秦國有攻打趙國的藉口,主張送和氏璧到秦國去,完成與秦國十五座城池的交換。並說:「君王如確定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真的給城,璧就留給秦國;不給,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便以要擊碎和氏璧來威脅秦...
杜斯妥也夫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年)《一個荒唐者的夢》(1877年) 影響 杜斯妥也夫斯基影響了二十世紀很多作家,包括福克納、加、卡夫卡,日本知名大導演黑澤明等,但是也有人對他不屑一顧,比如納博科夫、亨利•詹姆斯和D•H•勞倫斯。他和托爾斯泰、屠格涅夫並稱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汪介之認為:「屠格涅夫以詩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以詩意的筆調展現美好。托爾斯泰具有思想家的靈性,能洞悉社會的全貌。而杜斯妥也夫斯基注重人性的發掘,逼視著人性的陰暗面。他沉鬱的風格,與他的經歷和精神狀態密切相關。」[1]高爾基說過:「就表現力來說,他的才能只有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