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綠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翅 R 脈之幹脈具毛,觸刺毛 (arista) 單羽狀,不呈雙梳狀 (Cosminini 族),上後頭區裸,具有光澤的亞緣帶,顏區下緣突起呈現似鼻狀構造 (鼻亞科特徵)。中胸側板上緣具叢毛。體粗壯,下翅基瓣具明顯分葉。側板具黃色細毛。中胸氣孔金黃色。前緣基鱗 (basicosta) 亮黃色,雄蟲之側板及腹部具強粉被。
偽綠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科中之中型種類,體長 9-11 mm。體色金綠至銅綠金屬光澤,翅暗黃色,翅基瓣淡黃色。翅 R 脈之幹脈具毛,觸刺毛 (arista) 單羽狀,不呈雙梳狀 (Cosminini 族),上後頭區裸,具有光澤的亞緣帶,顏區下緣突起呈現似鼻狀構造 (鼻亞科特徵)。
高山子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向上草本。葉線形,具粗毛及瘤狀凸起。萼筒長1-1.5 cm;花瓣柄與萼筒約等長,瓣簷長7-8 mm,粉紅色,先端2裂,裂片先端鈍至圓形。

褐條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9 ~12 mm。背甲黑褐色,眼域後方中央有一灰白色縱帶,背甲兩側為灰褐色。胸板黃褐色,周緣褐色。步足淺褐色,腿節有黑褐色縱條斑,其餘各節遠端為黑褐色橫帶。腹部卵圓形,背面黑褐色,中央有一條灰白色或淡黃褐色縱帶,後方較寬,此中央帶在後端向側方突出,或形成兩個白圓斑,腹部兩側邊緣為淺褐色。雄蛛體長約9~10mm,外型與雌蛛明顯不同。背甲黑色,側緣和貫穿中央之縱帶為白色。步足灰褐色,第I、II步足脛節和蹠節黑色。腹部背面為黑褐色,中央白色縱帶至中部以後變寬,顏色亦轉成灰褐色,直到體後,腹部側緣為灰褐色。 【習性】   

廣泛分...
中華粉腹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裸不具毛。翅 R 脈之幹脈裸,體黑青灰色,腹暗色,具粉被呈棋盤狀斑紋。翅 R 脈之幹脈裸,體長 5-9 mm,小型麗。足基節及腿節黑,其他節棕色,觸角紅棕色,翅前緣基鱗與翅脈黃色。
粗腳條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6~8mm,雄蛛約4~6mm。背甲寬大於長。眼域呈梯形,前邊小於後邊,後中眼(第二眼列)靠近前側眼的基部,眼域長度約佔頭胸長的2/3以上。第I步足強大,腿節特別粗大。腹部扁平、卵形。雌、雄之體色和斑紋變異大,但是腹部背方後半具有3條細的橫紋,為本種之主要特徵,可資區別。

 

【習性】   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之低海拔山區和平原,常在葉面上徘徊覓食,並在兩片樹葉間或樹皮縫隙內為巢。

巴布亞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 6-8 mm,體色綠至藍色,具金屬光澤。雌雄蟲可由複眼之離合式來區分,雄蟲複眼面積廣,具合眼式,雌蟲複眼面積較狹,額區較廣,具離眼式。翅 R 脈之幹脈裸,不具毛。上腋瓣棕色,內側有時顏色較淺,常具黑棕色毛。下腋瓣色淡。中胸背板具 2 對縫後中剛毛,其著生位置水平於第二對縫後背中剛毛著生位置或較之稍後。後氣孔上突起 (supraspiracular convexity) 裸或僅具絨毛。腹部第3-5節背板後緣具暗帶。後頰後方具黑毛。側顏較寬。
集集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翅 R 脈之幹脈裸,體棕色,小楯板末端呈黃色。複眼之小眼間具明顯密生之毛。前足基節前方棕色,足腿節呈棕黃色或深棕色,雄蟲後足有 1-2 根脛距特別細長。體長10-11 mm。雄蟲第四節腹板具細長毛叢。
拍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打蒼的用具。現多為一體成型的塑膠製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