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枕戈飲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時時警惕,刻苦自勵,以備殺敵報仇雪恥。《梁書.卷五.元帝本紀》:「孤以不德,天降之災,枕戈飲膽,扣心泣血。」也作「枕戈嘗膽」。
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典小說的套語。多為警惕或教示意義的提稱語。《儒林外史》第二○回:「只因這一番,有分教:立心做名士,有志者事竟成;無意整家園,創業者成難守。」
觸目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所見,令人心存警惕。《野叟曝言》第一一回:「如今也不上岸了,就隨船回去,還打帳帶了師兄棺木,一來觸目警心,免得再萌邪念;二來也了我二人十年來相處的情分。」《黃繡球》第一六回:「我這樓上,預備將來給學生們住宿,就又用了陸機『志士多苦心』的一句詩,題了這三字,好叫他們觸目警心。」
鏡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別人的事來警惕自己。《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今君所將,皆宗族昆弟也,無乃當以前人為鏡戒。」
西門豹佩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魏西門豹性急,因而佩韋,以韋的柔軟來警惕自己。見《韓非子.觀行》。後以西門豹佩韋指以有餘補不足,以長補短。
戒嚴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在思想、行為上有所警惕、約束。如:「自從與主任同一辦公室以後,他便對自己下了戒嚴令,言行舉止格外小心。」
革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臉色。比喻有所警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周公慎言於金人,仲尼革容於欹器。」
鏡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別人的事蹟為借鏡,來警惕自己。《漢書.卷八五.谷永傳》:「願陛下追觀夏、商、周、秦所以失之,以鏡考己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