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引咎自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過失並自我責備。《晉書.卷七三.庾亮傳》:「亮甚懼,及見侃,引咎自責,風止可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九.灤陽續錄一》:「反覆開陳,引咎自責,淚涔涔漬衣袂。」也作「引咎責躬」。
理情諮商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諮商法中,主要目的為養成實際的生活哲學,藉此減少當事人情緒上的問題以及困擾。因此其諮商目標包含:減少責備自己以及他人的傾向。學習處理困難的方法。而其諮商目標也可分為近期以及遠期兩者:近期:也就是消極的目標,主要協助當事人消除情緒以及行為上的障礙與症狀,因而使當事人避免以非理性的觀念去思考問題。遠期:此為積極的目標,協助當事人改變其生活哲學,使得當事人能以理性的思考去處理問題,並且放棄各種絕對性的需求,而以身心和諧的適應性去生活。(註1) 理情諮商法之條件 當事人特質自我興趣社會興趣自我引導容忍彈性接納不確定性科學化思考自...
申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屬下或晚輩的告誡、責備。《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已把少爺申斥了幾句,說請大人萬安,不要聽旁人的閒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八回:「他老先生拿天平來逐個秤過,揀最重的賞他幾百文,那最輕的,便傳了來大加申斥。」也作「申飭」。
義不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無反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義無反顧」原作「義不反顧」。「義無反顧」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說: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有一年,漢武帝派唐蒙修治通往夜郎、僰(ㄅㄛˊ)中的西南夷道。由於唐蒙徵集民工過多,又用戰時法規殺了大帥,使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武帝聽到這種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訴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邊疆郡縣的士兵,聽到烽火高舉、燧煙點燃的消息,都張弓待射,馳馬進擊;扛著兵器,奔向戰場;汗流夾背,唯恐落後;即使身觸利刃,冒著被流箭射中的危險,也從沒想要回頭。就是因為...
手足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足無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有一段記載:衛靈公死後,衛人立蒯聵(ㄎㄨㄞˇ ㄎㄨㄟˋ)之子輒,是為出公。這一年六月,趙鞅將蒯聵納於衛國的戚地,與輒對立。直到出公五年,衛君輒始終違抗父親蒯聵,諸侯們屢次以這件事責備衛國。這時孔子門人子路等多在衛國任職,衛君輒想要請孔子主政。此刻蒯聵已在晉人的協助下回國,佔領了戚邑,父子相峙不下,盡失其應有的風度。在這種情形下,孔子自然不願為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陳述「正名」的道理,說:「名分不正,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說的話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當然安上治民的禮、移風易俗的樂就無法產生;禮樂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譴責、責備。《程乙本紅樓夢》第五八回:「他排揎我,我就打得。」
外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是分內應做的事。[例]他因為外務繁多,耽誤了公事,而遭到上司的責備
怪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埋怨。如:「孩子都已經認錯,你就別再怪罪他了。」
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出對方的罪狀而加以責備或討伐。如:「興師問罪」。《隋書.卷四.煬帝紀下》:「況乎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商郊問罪,周發成文王之志。」
水至清則無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太清則魚無法生存。比喻對人或事不能過於苛察,求全責備。《文選.東方朔.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至察則無徒,……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