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鏟平田地或擊碎石塊的農具。《說文解字.木部》:「櫌,摩田器。」《呂氏春秋.仲秋紀.簡選》:「櫌白梃,可以勝人之長銚利兵。」
耒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土草用的農具。《韓非子.說疑》:「外不罼弋田獵,又親操耒耨以修畎畝。」
銍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銍、艾,指用來收割農作物的鐮刀。宋.蘇軾〈稼說送張琥〉:「耰銍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人齒落後再生的新牙,為長壽的象徵。宋.蘇軾〈青溪〉詞:「朝市合兮雜耄齯,挾簞瓢兮佩犁。」也稱為「齯齒」。
奸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邪惡。《明史.卷二五八.姜埰傳》:「士子作文,高談孝悌仁義,及服官,恣行奸慝,此科目之病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農夫見莠,其必也。」也作「姦慝」。
血滴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傳為清朝雍正皇帝所豢養以誅異己的劍客。
枯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槁貧瘠。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予頃在南鄭,見一軍校,火山軍人也。言火山之南,地尤枯瘠,钁所及,烈焰應手涌出。」《聊齋志異.卷一.瞳人語》:「許時不窺園亭,珍珠蘭遽枯瘠死。」
當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午。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西遊記》第一七回:「那怪與行者鬥了十數回合,不分勝負。漸漸紅日當午,那黑漢舉鎗架住鐵棒道:『孫行者,咱兩個且收兵。』」
詞簡意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言簡意賅」。見「言簡意賅」條。01.宋.張載《張子全書.卷六.義理》:「己守既定,雖孔孟之言有紛錯,亦須不思而改之,復去其繁,使詞簡而意備。」(源) 
火熱水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水深火熱」。見「水深火熱」條。01.《花月痕》第五○回:「我算什麼,明相國不動聲色,卻出斯民於火熱水深,措天下於泰山磐石。」
02.清.鄭廉〈豫變紀略序〉其一:「竊念啟、正二十餘年中,始而黨錮,繼而誅,積而為旱蝗、饑饉、疫癘、兵戈之變,天中片壤,不啻火熱而水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