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6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稗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小官,後世沿稱小說家為「稗官」。《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三國魏.如淳.注:「王者欲知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唐.顏師古.注:「稗官,小官。」
平上去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漢語的四個聲調。南朝梁.鍾嶸〈詩品序〉:「余謂文製本須諷讀,不可蹇礙,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利,斯為足矣;至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里已具。」
心煩意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屈原〈卜居〉(據《楚辭.卷六》引)屈原1>既放2>三年,不得復見。竭知3>盡忠,而蔽鄣4>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 〔注解〕 (1) 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讒言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後代文學影響極大。 (2) 放:驅逐、流放。 (3) 竭知:用盡智慧。知,通「智」,音ㄓˋ,智慧。 (4) ...
犁庭掃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犁平庭院,掃蕩巢穴。比喻澈底摧毀敵人。宋.陸游〈上殿劄子〉:「以臣愚計之,朝廷若未有深入遠討、犁庭掃穴之意,能於用度之間,事事裁損,陛下又躬節儉以勵風俗,則賦於民者,必有可輕之理。」《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差少保平治前往督師,務必犁庭掃穴,以章天討。」也作「犁庭掃」、「掃穴犁庭」。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城狐社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城牆為窩的狐狸,以土地廟為窩的老鼠。語本漢.劉向《說苑.卷一一.善說》:「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燻也;臣未嘗見稷狐見攻,社鼠見燻,何則?所託者然也。」比喻憑藉權勢而肆意為惡的人。《晉書.卷四九.列傳.謝鯤》:「敦將為逆,謂鯤曰:『劉隗奸邪,將危社稷。吾欲除君側之惡,匡主濟時,何如?』對曰:『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一齣:「城狐社鼠,擾朝廷,毒閻。」也作「社鼠城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摧毀。《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明史.卷一三五.葉兌傳》:「然後進攻平江,犁其心腹。」
十室九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朴子.外篇.用刑》秦之初興,官人得才:衛鞅、由余之徒,式法於內;白起、王翦之倫,攻取於外。兼弱攻昧,取威定霸,吞噬四鄰,咀嚼群雄,拓地攘戎,龍變虎視,實賴明賞必罰,以基帝業。降及杪季,驕於得意,窮奢極泰。加之以威虐,築城萬里,離宮千餘,鍾鼓女樂,不徙而具。驪山之役,太半之賦,左之戍,坑儒之酷,北擊獫狁,南征百越,暴兵百萬,動數十年。天下有生離之哀1>,家戶懷怨曠之歎2>。白骨成山,虛祭布野3>。徐福4>出而重號咷5>之讎6>,趙高7>入而屯豺狼之黨。天下欲反,十室九空。其所以亡,豈由嚴刑?此為秦以嚴得之,非以嚴失之也。 〔注解〕 (1) 生離之哀:生時與親友分離而難以再見的哀傷。 (...
泰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當為秋霜,無為檻羊。雖欲為檻羊,又可得乎!竊見諸相工言王貴,天子法也。人主崩亡,閻之伍尚為盜賊,欲有所望,何況王邪!夫受命之君,天之所立,不可謀也。今新帝人之所置,彊者為右。願君王為高祖、陛下所志,無為扶蘇、將叫呼天也。」彊得書惶怖,即執其使,封書上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七一.孫惠列傳》、《蘇武集》。 (2) 刻:傷害、剝削。 (3) 太山:即泰山。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嶽中的東嶽。 (4) 雞子:雞蛋。 (5) 湯:即商湯。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生卒年不詳。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
摧枯折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摧枯拉朽」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一三.異姓諸侯王表》秦既稱帝,患周之敗,以為起於處士橫議,諸侯力爭,四夷交侵,以弱見奪。於是削去五等,墮城銷刃,箝語燒書,內鋤雄俊,外攘胡粵,用壹威權,為萬世安,然十餘年間,猛敵橫發乎不虞,適戍彊於五伯,閻偪於戎狄,嚮應於謗議,奮臂威於甲兵,鄉秦之禁,適所以資豪桀而速自斃也。是以漢亡尺土之階,繇一劍之任,五載而成帝業。書傳所記,未嘗有焉。何則?古世相革,皆承聖王之烈,今漢1>獨收孤秦2>之弊。鐫金石3>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其勢然也,故據漢受命,譜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統,乃以年數。訖于孝文,異姓盡矣。 〔注解〕 (1) 漢:西元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