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貝里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由德國軍樂隊使用的鐘琴良而成的敲擊樂器。為鐵製鍵盤,排列如鋼琴。
蒲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西南孟吉族群的一支。主要散居在雲南省西南隅的南嶠、佛海、車呈、六順、鎮越等縣。以農耕為生,並兼漁獵。原為泛靈信仰,後信小乘佛教。其婚姻觀念可以先同宿三年,才舉行正式婚禮。在服飾方面大致與擺夷人相似,上身自右肩搭橫結於左脅,腰間圍花布,赤足。也稱為「蒲縹」、「蒲人」、「普蠻」、「普子蠻」。
貧民救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貧民生活所作的各項社會福利措施,如住宅配給、免費醫療,救濟金等。
多道散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嘮叨不停。如:「任父母再多道散說,他也不了那游手好閒的毛病。」
消費者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費者向企業家及政府要求良商品,並檢舉有害商品的群眾運動。
不見棺材不流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個人非常頑固,如不讓他嚐到失敗的苦果,是不會認錯或正的。也作「不見棺材不掉淚」、「不見棺材不下淚」。
備身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西元598)所設置的官署名稱。煬帝即位後,左右備身府,為左右驍衛府,所領軍士,名曰豹騎。見唐.杜佑《通典.卷二八.職官一○.武官上.左右驍衛》。
分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流到口腔後,舌尖上升跟上齒齦接觸,氣流在口腔中央的通路遇到阻礙,由舌體兩旁邊的間隙流出所形成的音。也稱為「邊音」。
太平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滿、蒙、漢打擊樂器,也稱為「單鼓」、「羊皮鼓」。用鐵為框,蒙以獸皮,鼓面略呈團扇形,底下有數枚小鐵環,有的鼓面畫有人物花草,鼓框襯以絨球或花生穗。舊時常用於春節時,或祭祀、跳神等活動,以祈太平,故名。唐代已有,宋代稱為「打斷」。
2.流行於北京、河北、東北、陝西、寧夏等地,表演時左手持鼓柄,右手執鼓鞭,敲擊鼓面,並同時震動鐵環作響,一面舞蹈或演唱,各地跳法不同。此種表演形式,也稱為「太平鼓」、「太平鼓舞」。
觱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海南黎族的樂器,由兩根如箸的細竹管並排組成。長約二十至三十公分,原有二至四個按音孔,經革成為前七後一,音域較傳統更廣,音色更顯清亮。也作「篳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