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老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外行,生手。《負曝閑談》第一二回:「殷必佑雖是老外,然而聽見那些同窗講過什麼規矩。」
|
同門異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同小異。漢.揚雄《法言.君子》:「吾於孫卿與,見同門而異戶也,惟聖人為不異。」清.吳汝綸〈讀荀子一〉:「大抵孟荀之學,皆出孔子。故子雲譏其同門異戶。」
|
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咬。通「噬」。《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凡㩴閷援簭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唐.賈公彥.疏:「云㩴閷者,㩴著則殺之,援攬則噬之。」
|
逃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未辦理請假手續,而不去上課。如:「學生如果逃課次數太多,是會被退學的。」
|
同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同罪。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孤子三危是擯,四罪同科。」《福惠全書.卷一八.刑名部.盜賊下》:「今因其捕而敢於拒之,是無畏之心矣,雖欲不與強同科得乎?」
|
報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外交禮節。為答謝鄰國的來訪,而前往該國訪問。《左傳.宣公十年》:「諸侯之師伐鄭,取成而還,秋,劉康公報聘。」也作「報命」。
|
頓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屈膝下拜,以額觸地。多行於請罪、投降之時。《國語.吳語》:「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漢起,驅輕黠烏合之眾,不當天下萬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
2.點點頭。是登臺時向觀眾打招呼的表示。唐.白行簡《李娃傳》:「於是奮髯揚眉,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恃其夙勝,顧眄左右,旁若無人。」
|
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樣理念。如:「一心同德」。《國語.吳語》:「今伯父曰:『戮力同德。』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而介福。」
|
萍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浮萍那樣漂泊無定。《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而黃巾為害,萍浮南北,復歸邦鄉。」清.夏敬觀〈八聲甘州.聽愁霖一陣打窗來〉詞:「廿載萍浮南北,問故鄉何所?」
|
君子協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經書面共同簽字,只以口頭承諾或交換函件而訂立的協定。其與書面條約有相同的效力。也稱為「紳士協定」。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