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53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聖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對自己所處時代的美稱。唐.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詩:「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劉孝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劉孝標(462年—521年),名峻,字孝標,以字行。平原郡人。劉孝標生於亂世,幼時與家人失散,被賣到富人劉實家中。努力好學,常日夜苦讀。清河崔慰祖謂之「書淫」。泰始五年(469年),北魏佔青州,孝標至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出家,不久還俗。 著作曾參加翻譯佛經,又注《世說新語》。《梁書》、《南史》皆有傳。 評價以註釋劉義慶等編撰的《世說新語》而著聞於世,而其文章亦擅美當時,是南朝梁學者、文學家。
大前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年的前一年。即今年以前的第三年。如:「從大前年他接掌公司以來,公司的業務就蒸蒸日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門校區收預科及女子部,芳蘭校區收本科生;日治時期國語學校及臺北師範學校的學籍簿全部移至芳蘭校區,即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區)。1945年日本戰敗,本校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1961年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院,1991年改隸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2005年升格改制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本校創校迄今已逾111年,校史悠久,畢業校友十餘萬人,遍布海內外,於教育、文史、藝術、法政、財經各界,均卓然有成。 現況本校組織系統健全,由校長綜理校務,並設副校長1人,其下分設教育學院、人...
南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古代百越之地,即今兩廣及越南北部。
絕類離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因病崩逝,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2) 益州:地名。漢時設置,即今四川省等地,北周時廢。又漢時置郡,治滇池,地約在今四川省晉寧縣東,蜀漢改為建寧郡。 (3) 羽:指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美鬚髯,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關聖帝君」。 (4) 董督:監督、管理。 (5) 荊州:地名。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的重地。轄地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
隨寓隨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輯錄的便是他的詩、偈、書、序等,其中〈舫齋記〉所記為李德孚之事。李德孚是位很有才華的人,於金陵(即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地)任官職時,在官舍東邊建造了數間相連書房,由兩側看來彷彿是在船中,故名曰「舫齋」。有個客人參觀後說:「說你是個隱居之士,但卻又講究忠義,有功名之圖;說不是呢,卻又放情於山水,優游於典籍,不像一般作官的人。」德孚聽了笑著回答:「我是把忠信孝友這樣的禮法看成浩渺煙波,把安身之處當成承載我的舟船。從前馮夷得道而能悠遊大川,漁夫語畢便順著蘆葦離開,我想也是如此罷了!」德孚話中用了《莊子》中的兩個典故,馮夷和漁夫都是得道高人,由於掌握了自然之道的本體,所以能安於所處的境遇,無入而不自得...
卯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卯的名簿。即今天的簽到簿或點名簿。如:「長官正拿著卯簿校點人員。」也稱為「卯冊」。
甌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稱珠崖、儋耳之地。即今海南島。
凌風知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立戰功。 (3) 潁川:郡名。秦朝設置,漢、晉均沿置,轄境約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漢治陽翟,即今河南省禹縣治。 (4) 逝:離去。 (5) 驗:證明、確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二○.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王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