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08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熟能生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練了自然能領悟出竅門。[例]所謂「熟能生巧」,只要肯勤加練習,對於這部機器就能操作自如了。
死心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心意已定,不再改變。另外在元.喬吉《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有錢賊,只要你還了時方纔死心塌地。他促眉生巧計,開口討便宜,總饒你潑骨頑皮,也少不得要還他本和利。」說那劉員外在人家還錢時方纔「死心塌地」,指的則是心裡踏實、放心之意。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生常談」原作「老生常譚」。三國時代,魏國有個名叫管輅的人,他從小對天文、星象、占卜很有興趣;長大後,更對《周易》極有研究,常幫人占卜,十分靈驗。有一天吏部尚書何晏請管輅到家中替他占卜,尚書鄧颺也在場作陪。何晏對管輅說:「請你算算我有沒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機會?還有,我最近常夢到有數十隻青蠅往我鼻子撲,不知是什麼預兆?」管輅聽了就講了一套仁義道德的道理,並且告訴何晏,只要依循先古聖賢的作為,就能名列三公,青蠅也可馬上驅除了。一旁的鄧颺聽了,就說:「都是些老書生的尋常言論,一點新意都沒有。」後來「老生常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
死得其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死得有意義有價值。《魏書.卷七八.張普惠傳》:「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六齣:「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死得其所,吾復何恨。」
雞犬不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當凶狠的差役大呼小叫,在村裡到處騷擾破壞,搞得雞飛狗跳時,看到瓦罐裡的蛇安然無恙,我就可以放心。只要小心餵養,把牠繳納抵稅後,我就能靠自己栽種的作物安然度日。您看!我一年只須兩次面對死亡的威脅,與那些每天活在恐懼中的鄉親相比,實在幸運得多,還有什麼可怨的呢?」柳宗元藉捕蛇人之口,諷刺朝廷的苛政,勾畫魚肉鄉民者的嘴臉,文中「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一段,生動刻畫了得勢者的可惡與人民的無助可悲。後來「雞犬不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被嚴重騷擾。
浮生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好像短暫的夢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自古皆以浮生若夢,相公只要夢中得覺,回頭即是。」
坦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安寧舒泰的樣子。[例]只要問心無愧,就能坦然面對一切。
脫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胎換骨」是道家修煉之法。在道家修練中,「脫胎」指修道成仙,脫去凡胎;「換骨」指換去俗骨而成仙骨。唐.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詩有:「十月脫胎吞入口,忽覺凡身已有靈」兩句。呂巖就是呂洞賓。詩的大意是說要得道成仙,不必向山中尋長生不死藥,只要就鼎煉金丹。經過十月精煉,玄珠已成丹,服用之後,漸脫凡身,轉成仙胎。呂巖另有七言〈送鍾離離雲房赴天池會〉詩,中有「先生去後身須老,乞與貧儒換骨丹」兩句,意思是說鍾離此去得道上天壇(指天池會),我自己則會逐漸老去,是否可請鍾離道人賜下金丹,好讓自己也能換骨得道。這是「脫胎換骨」的本義。後來引申,凡是人的身心、詩文等,能脫去舊有的凡俗或格局,而改變成為美好靈妙境...
萬丈高樓平地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高樓是從平地上一層一層蓋起來的。比喻萬事萬物都是從基礎做起,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漸發展而成。如:「俗語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只要肯從基層踏實幹起,終有成功的一天。」
有目共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睹,看見。「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漢朝徐幹在《中論.卷上.貴驗》一文指出,做人說話要有信用。想要別人信任自己,則要少說多做,確實履行自己所說過的話。時日一久,事情就變得顯明;事實顯明,則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有耳朵的人都聽的到,豈可用不實的言辭騙人!後來「有目共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實極為明顯,眾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聞錄》:「日月東出而西沒,有目者所共睹。」是說太陽和月亮從東邊出來西邊落下的自然規律,極為明顯,眾所周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