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侯方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18~1654)字朝宗,號雪苑。明末清初河南商邱人。生性豪邁,濟人之急雖千金不。明亡不仕,初縱情聲色,後發憤為古詩文,文法韓、歐,詩學杜甫,與魏禧、汪琬齊名。著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
飲河滿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逍遙遊》:「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勉人知足,最忌貪多。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九四.簡事》:「巢林一枝,鳥見遺於叢葦;飲河滿腹,獸不於洪波。」
撒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花錢慷慨不嗇,含有揮霍的意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為因那陳秀才是個撒漫的都總管,所以那些眾人多把做一場好買賣,齊來趨奉他。」《紅樓夢》第六二回:「襲人又本是個手中撒漫的,況與香菱素相交好,一聞此信,忙就開箱取了出來摺好,隨了寶玉來。」也作「撒鏝」。
寶珠市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賀知章有一次去拜見名叫王老的賣藥者,想向他求得黃老之術,而贈以珠寶。老人得珠後,即令童子拿去換餅,與賀共食。賀正暗自痛惜寶珠被輕用時,老人卻言:「慳未除,術何由成?」見《太平廣記.卷四二.賀知章》。後比喻輕財寶、棄貪欲。
柏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柏木所做的船。漢.張衡〈思玄賦〉:「天不可階仙夫稀,柏舟悄悄不飛。」
豐取刻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多而給少,貪婪而嗇。《荀子.君道》:「上好貪利,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豐取刻與,以無度取於民。」
知而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知故犯」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陳世崇《隨隱漫錄.卷一》西山蔡先生訓子,……曰:「作事皆依本分,屈己饒人終無悔。錢穀與人交關、頭頭讓人、些少生事,一切用柔道理之。若識些道理,不做好人,天地鬼神亦深惡之。蓋不識好惡1>,如童稚2>,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 〔注解〕 (1) 好惡:音ㄏㄠˋ ㄨˋ,喜好和憎惡。 (2) 童稚:孩童。
一毫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演變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貢獻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於形容人非常嗇。
小兒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嗇、小家子氣。含有嘲諷的意味。如:「平日他是個有名的小兒科,但每逢愛心捐款時,他可一點兒也不小氣。」
一錢如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一文錢如性命般重要。形容人嗇小氣,一毛不拔。《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這班買辦,平日都是一錢如命的。」也作「一文如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