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38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幕後策劃操縱的人。如:「這件案子處處透著古怪,彿有一隻看不見的黑手在操縱一切。」
血淋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狠戾可怕。如:「這件事情彿變成一個血淋淋的惡咒,日日夜夜糾纏著他。」
石川欽一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地區的風景鑑賞〉中提到:熱帶的氣候影響台灣所有的風景,因炙熱的陽光及濕度所造成的自然景觀,台灣彿光之鄉般籠罩在閃朔明亮的光輝之下。另,受到天空光線明亮強烈的原因,所以「山峰線條強而有力」,更顯壯麗挺拔。 代表作
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地下冒出的水。[例]在這幽靜的山谷裡,泉水淙淙、粉蝶飛舞,彿人間仙境。
隨寓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孚是位很有才華的人,於金陵(即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地)任官職時,在官舍東邊建造了數間相連書房,由兩側看來彿是在船中,故名曰「舫齋」。有個客人參觀後說:「說你是個隱居之士,但卻又講究忠義,有功名之圖;說不是呢,卻又放情於山水,優游於典籍,不像一般作官的人。」德孚聽了笑著回答:「我是把忠信孝友這樣的禮法看成浩渺煙波,把安身之處當成承載我的舟船。從前馮夷得道而能悠遊大川,漁夫語畢便順著蘆葦離開,我想也是如此罷了!」德孚話中用了《莊子》中的兩個典故,馮夷和漁夫都是得道高人,由於掌握了自然之道的本體,所以能安於所處的境遇,無入而不自得。德孚以此喻己,說明自己的行為並無矛盾,反而是反樸歸真,以本真去應和環境...
郝譽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因為透過小說,她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在小說世界中創作出許多不同的角色,從中探尋不同的心情,讓自己彿和世界有了連結。她認為文學既非專門的學術,也非深奧的理論,它乃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與態度。對她而言,文學就像是一趟旅行,透過虛構的文字,進入另一個充滿無限想像的世界。她在文學的閱讀與創作中,實踐人生旅程,並透過思考、想像和感受,不停地向前探索、挖掘,開闢出一條無人走過的道路,走向無窮無盡的時間與空間。 著作小說集:《幽冥物語》、《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初戀安妮》、《逆旅》、《洗》散文集:《一瞬之夢:我的中國紀行》、《衣...
溶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入、投入。如:「演奏者神情專注,彿整個人已溶入旋律中。」
朵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畢加在1971年退役後,全家北遷。從商失敗後,她苦苦支撐家計,詩中有「從一株花站成一棵樹」、「她彿看到:用一根繩子要結束生命的自己,穿著睡衣吃下一整瓶安眠藥的自己,活了起來」等描述,紀錄了生活的困頓。女性的堅韌,在朵思身上與作品中不斷出現。枕畔的人早已讓她冷了心,但朵思在畢加1982年中風後長達十三年仍然繼續服侍他。這段陰錯陽差開始的婚姻,是朵思生命中的最大考驗。生命苦悶,寫詩,成了朵思自我治療的方式,作品中也不斷對情傷記憶的舔舐。  1955年未滿十六歲那年,朵思在《野風》雜誌上發表了第一首詩作「路燈」後到今日,...
喚雨呼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中的「罨畫谿頭烏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更是將江南地區山雨欲來,烏鳥嬉春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烏鳥彿有將風雨召喚來去的神通本領。「呼風喚雨」要具法力,所以在戲曲小說中常用來描述法術高明,後來「呼風喚雨」也被用來比喻人神通廣大、影響力深遠。
龍瑛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的小鎮〉為例,可以被解讀為:『描繪黑暗的殖民地社會裡,受到扭曲、壓抑的殖民地台灣青年、內心的苦悶、徨與幽怨,呈現另一種形式的寫實,也是另一種樣式的批判和抵抗。』、『在舉世都主張抗議才是文學的時代,龍瑛宗以別出的心裁、獨到的眼光,不管外界的喧囂,直接選擇走入人們迂迴曲折的內心。西方的文藝思潮和表達技巧,不知何時也悄悄走入他的內心,所以他纖細、敏銳的人性觸角,一定是和他所選擇的文學觀點有關。是唯一不放任現實主義洪流淹沒自己的作家。』 參考資料 吳密察:《臺灣史小事典》,遠流出版。龍瑛宗作,張恆豪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