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鳳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簫引鳳,後隨鳳凰而去,遂以鳳簫泛指簫或排簫。清.納蘭性德〈溪沙.腸斷斑騅去未還〉詞:「腸斷斑騅去未還,繡屏深鎖鳳簫寒,一春幽夢有無間。」也稱為「鳳凰簫」。
春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習俗於立春日時做的春餅、生菜,稱為「春盤」。宋.蘇軾〈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詞:「雪沫乳花浮午琖,蓼茸蒿筍試春盤。」《通俗編.飲食》引《四時寶鏡》:「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
可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經心的樣子。五代十國.薛昭蘊〈溪沙.簾外三間出寺牆〉詞:「瞥地見時猶可可,卻來閒處暗思量。」宋.柳永〈定風波.自春來〉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崑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江浙一帶的劇種。始於元代,最初是江蘇崑山一帶民間所流行的清唱腔調,故稱為「崑山腔」。明嘉靖年間,魏良輔以崑山腔為基礎,綜合我國各地方腔調,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鑼鼓等為樂器,旋律婉轉細緻,擅長抒情,有「水磨調」之稱,為集南北曲大成的時曲,是明代到清中葉以前我國主要的戲曲腔調。由於所唱的是曲牌,故稱為「崑曲」;因以江南蘇州崑山一帶的語言演出,故也稱為「崑劇」。
地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鋪在地上的紡織品。《新唐書.卷一八一.列傳.曹確》:「教舞者數百,皆珠翠襐飾,刻畫魚龍地衣,度用繒五千。」五代十國.李煜〈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詞:「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張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泌  【簡介】  張泌,字子澄,唐末重要作家,生卒年約與韓偓(842-914)相當;張泌與南唐李後主時代的張佖互不相干。張泌的籍貫在南陽郡泌陽縣,在唐末時曾登進士第。張泌今存曲子詞28首,詩19首;小說2篇,即《韋安道傳》和《妝樓記》。其詩歌名篇《寄人》入選《唐詩三百首》,曲子詞名篇《溪沙》(晚逐香車)被魯迅先生翻譯成白話文後取名《唐朝的釘梢》(收入《二心集》);小說名篇《韋安道傳》,又名《後土夫人傳》,被唐末陳翰收入小說集《異聞集》,在唐末五代流傳甚廣。唐亡前後,張泌主要活動在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統治的湖湘桂一帶,曾與...
陪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諸侯的大夫對天子自稱為「陪臣」,又大夫的家臣也稱為「陪臣」。《論語.季氏》:「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明.梁辰魚《紗記》第七齣:「我寡君著我多拜上太宰,寡君受吳國大王、太宰大人許多教訓之恩,情願攜其妻室,率其陪臣,親到吳國,君請為臣,妻請為妾。」
喜地歡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歡喜高興的樣子。明.梁辰魚《紗記》第三四齣:「每常見你不曾歡天喜地,今日為何這等喜地歡天?」也作「歡天喜地」。
鴟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如鴟鳥之蹲伏般,蜷縮侷促的坐著。宋.李之儀〈溪沙.雨暗軒窗晝易昏〉詞:「酒量羨君如鵠舉,寒鄉憐我似鴟蹲。」
撲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上香粉。唐.韓偓〈晝寢〉詩:「撲粉更添香體滑,解衣唯見下裳紅。」宋.陸游〈沙溪.浴罷華清第二湯〉詞:「浴罷華清第二湯,紅綿撲粉玉肌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