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334 ms
共 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沙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是近三百年來傳譜最多、流行最廣的琴曲之一。曲譜最早載於刊印的明崇禎七年(西元1634)朱常淓纂集的《古音正宗》。曲中描繪了一幅恬靜優美的水墨小品畫:黃昏將至,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邊,岸邊一帶白沙,安詳恬靜,濛濛如霜。一群大雁從遠天飛來,在空中徘徊飛鳴,先有幾隻降落在其上,仰首與空中的飛翔者相互鳴叫呼應,繼而雁群一一斂翅飛落。遠望去,雁群、沙岸、水波,多在愈來愈濃的暮色中漸漸睡去。現存琴譜的同名作品有百種,這些琴譜的分段雖然不同,演奏時音節大致相同,也能用其他種樂器演奏。也稱為〈雁落平沙〉、〈平沙〉。
|
當頭一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當頭棒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僧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早年跟從黃檗希運禪師出家,曾經三次向黃檗請教說:「什麼是佛法的大意?」結果三次都遭到棒打,於是認為「自恨障緣,不得深旨」,而向黃檗告辭,黃檗就指點他到高安灘頭請教大愚禪師。臨濟見到大愚後就告訴他三次發問三次被打的經過,並且問:「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大愚就說:「黃檗只是好心的想幫你領悟佛法大意,你怎麼反而在尋找自己有沒有過錯?」臨濟聽了當下立即開悟,也因為他是這樣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後來在鎮州建立臨濟禪院,創立了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就以「棒」、「喝」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佛法。「喝」的施用是臨濟自創的,他開悟後回到黃檗...
|
浪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海水漲落而形成的起伏波浪。[例]她赤足漫步在沙灘上,凝視著眼前一波波的浪潮而陷入回憶中。
|
石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塊和沙礫。《淮南子.精神》:「是故視珍寶珠玉猶石礫也。」唐.康駢《劇談錄.卷上.御史灘》:「河南府伊闕縣前臨大溪,每僚佐有入臺者,即水中先有小灘漲出,石礫金沙,澄澈可愛。」
|
見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面、碰面。《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六老爺知道了,一直迎到黃泥灘,見面請了安,弟兄也相見了,說說家鄉的事。」《紅樓夢》第一六回:「見面時悲喜交集,未免又大哭一場,後又致喜慶之詞。」
|
平地波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地風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瞿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
乞憐搖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搖尾乞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字退之,唐河陽人。這篇〈應科目時與人書〉是韓愈參加吏部博學宏詞科考試時,寫給他朋友的一封信。信中說自己雖如龍困淺灘,還是不願不顧人格地向人諂媚討好,卑躬屈膝地乞求別人的幫助。文中就用了「搖尾乞憐」一語,意思就是形容人像搖著尾巴,以討主人歡心的狗一般。後來「搖尾乞憐」被用來形容人有所請求,卑躬屈膝向人討好。
|
浪淘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海浪一波波拍打沙灘,將泥沙滾上岸又捲走的現象。如:「我坐在海邊默默地看著浪淘沙,得到不少啟示。」
|
日光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皮膚充分接觸太陽光線,來增強皮膚抵抗力、增加皮膚色質促進新陳代謝,以達到保持身體健康目的的方法。如:「每到夏天,就有很多人跑到海灘去作日光浴。」
|
娟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細長而彎曲。《文選.鮑照.翫月城西門解中詩》:「始見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唐.沈佺期〈自昌樂郡泝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詩:「娟娟潭裡虹,渺渺灘邊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