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奈及利亞社交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指在非洲奈及利亞的社交舞蹈。鼓手、唱歌者、典禮主持人從籌畫舞蹈的男人得到一些先令、點心和香煙,在數小時舞蹈後又可從參加跳舞的人那裡得到一些錢。為安排舞蹈,典禮主持人從賓客中挑選一女孩,放一條手帕在她頭上或膝上,如果她不想跳舞,就退回手帕並放一些錢;如果她沒有錢就必須跳舞,犯規的話,她的名字會出現在伴奏的歌曲中,列為不禮貌者,作為懲罰。加入跳舞行列者,跳一會兒後給音樂師一些錢。舞蹈主要由歌唱和鼓聲伴奏,但北方的衣羅倫人(Ilorin)則加入彈奏一種小型小提琴,最重要的是「說話鼓」,即以特殊的鼓語敲擊,為指導懂此鼓語的舞者跳舞,如在撒卡拉舞(Sakara)和吉利波托舞(Kiriboto)〔見沙基...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維蘭諾舞;鄉村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維蘭諾舞》原是西班牙十四世紀傳統的鄉村舞蹈,由參加慶祝活動的商人,經海上或陸路輾轉傳進歐陸國家,其義大利「小名」變成《維蘭奇科舞》〔見Villancico〕,意指正規舞蹈,只是當空間縮小時速度會加快而已,最後轉變成宮廷舞的樣子;然而在法國卻發展成為輕鬆歌舞劇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黑山岩畫中的舞蹈形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舞蹈遺跡。黑山岩畫中的舞蹈形象,1972年發現於甘 肅 省黑 山 地區,是我國西北地區古代游牧部落的文化遺產,舞蹈形象刻畫於山溝峽中兩面平整的黑紫色岩石上。其畫已呈茶黃色,還可看出人物、野獸、家畜等內容,顯示當時尚無農業生產勞動及先進的生產工具用品,這反映當時生活應是以狩獵和游牧為主。其中的一幅圖案極具特色,此圖刻畫了近三十人,分為三組人數不等的橫排,這三組分成三列,第一列人兩人手叉腰,兩腿交叉並向右側直立,中間一列人手叉腰,一手平抬,曲肘向上,雙腿向正面半蹲,而在下面的一列人中,舞姿是一手叉腰,一手下垂,腳的方向也不一致,是以左側方向為主的舞姿,從這些圖中推測,武士可能在練武,其中人物頭...
蓋山林《中國岩畫:岩石上的歷史圖卷》1997、宋耀良《中國岩畫考察》1998。
吟唱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大利民俗舞蹈。十六世紀時期義大利的柏加摩斯卡(Bergamasca)慶典活動中吟唱舞蹈的總稱,這些作品的歌詞是分成三部份的「六節兩韻詩」(villanella),歌詞內容嘲笑口吃無用的威尼斯貴族;但卻只有一種容易跳的街舞形式。據稱音樂部份是相當粗糙的,所謂的柏格(Berger)是指在聖誕節牧羊人劇中扮演模仿牧羊人的角色。〔見Bergamasca〕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八十年。
宗教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中世紀時的教堂在復活節或聖誕節時,由教士配合宗教劇之演出所表演的舞蹈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Entertainment and Ritual 600-1600》1979.
桑娜曼星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印度舞團。桑娜.曼星(Sonal Mansingh)是馬哈拉施特拉省(Maharashtra)前任總督的孫女,自幼跟祖父母到處居留。桑娜住在班加羅爾時,跟隨克里希納.拉歐教授(Krishna Rao)夫婦學習巴拉他納雅。1963年即已開始了演出生涯,但仍然不斷追隨多位名師學習。她鑽研巴拉他納舞〔見(Bharata Natyam)〕,連帶也對奧里薩及奧迪西舞蹈產生濃厚興趣。事實上,奧迪西舞與巴拉他納亞在承襲巴拉他舞蹈方面足可以分庭抗禮。桑妮露不斷擴充演出項目,增編新舞。如改編塔爾薛達斯的《西塔.史華欣華林》(講的是西塔挑選華馬為婿的故事)和華拉伏的《馬格達雷林.瑪麗亞》(即聖經上的瑪麗.馬...
第八屆香港亞洲藝術節1983。
美國鄉村舞蹈音樂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15年成立,會員為音樂家與舞蹈史學家。目的在促進英國與美國的民族舞蹈、歌謠,與音樂的當代用法,並研究民俗學與其歷史背景。擁有兩千冊書籍的圖書室,以及每年主辦舞蹈營。最早稱為「Country Dance Society of America」。地址:MA 01060;新地址:17 New South St. Northampton, MA 01060 U.S.A.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馬勒庫拉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舞蹈名稱。在新赫布里地群島的馬勒庫拉及其東北海岸小島上有三種主要的舞蹈形式:行進舞蹈、圓形舞蹈、啞劇迷宮舞蹈(即那連Na-leng)。所有的舞皆與下列有關:漫長的循環式禮儀馬基(Maki)和杜瑞那別舞(Turei Nambe);以及死亡、男子成年禮、新獨木舟下水禮等。這些表演皆於馬勒庫拉舞蹈場地表演,此場地或為長方形而新鑼放於中央,但行進舞蹈則在往場地的路途或海灘舉行。行進舞蹈中Na-Rel蕉葉舞(Ro-Mbulat)和火炬行進舞(Bot-Mau)為最重要,而其餘五種圓形舞:威拉(Velal)、嘿克嘿克雷安(Hek-Hekelean)、杜瑞那別禮儀(Yurei Na-Mbe ritual)...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藍貝爾舞蹈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1920年代由舞蹈家瑪麗.藍貝爾(Marie Rambert)成立的舞蹈學校,為英國栽培了數名優秀的編舞家,如弗烈德力克.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安東尼.都鐸(Anthony Tudor),與克里斯多福.布魯斯(Christopher Bruce)等。此學校與同樣為藍貝爾所創的「藍貝爾芭蕾舞團」(Ballet Rambert)1987年改名為藍貝爾舞團(Rambert Dance Company),以配合其改變為現代舞的走向有密切的關連。
Selma Jeanne Cohen 主編《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
普泰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pu-thai」一字指從前遷徙至泰國東北部的寮國諸部落,主要分布在那空帕儂(Nakorn Panom)、撒郭那空(Sakonakorn)和烏同(Udron)諸省;「fawn」則指這些省內較大的村莊所演出的迎賓舞蹈。舞者唱祝福歌並跳舞,歌、舞交替呈現,通常是由一個大的舞者團體所表演,並由擊鼓手做前導;鼓各式各樣,從最大的須指定扛夫攜帶的,到最小的像可投擲的球都有,鼓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擊鼓,他們用膝、肘、拳或踵敲擊,與用手掌一樣純熟;此外還有大小鈸、鑼和節奏棒等樂器,表演時從頭到尾都由一種稱為「khaen」的笙吹奏曲子。舞蹈動作就像《咚鼓舞》〔見Ton Drum〕中所描述的,還加上一...
《The Regional Folk Dances of Thailand》196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