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3.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蟬脫殼」是指蟬的成長過程中,會蛻變脫去外殼。殼留下來,但蟬已飛走。可以用來比喻人利用假象以脫身。在《三國志平話》卷上就利用到此句成語:董卓廢殺少帝後,立獻帝,因專制朝政,所以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強的共憤,紛紛起兵反對董卓。各方人馬以袁紹為盟主,長沙太守孫堅被任命為討卓聯軍的先鋒。袁紹堂弟袁術因妒忌孫堅勇猛善戰,故意不發糧草給孫堅,造成孫堅軍中因缺糧而大亂。董卓義子呂布知道後,夜孫堅軍營,孫堅大敗。孫堅與部將突圍而逃,呂布緊追不捨。孫堅急中生智,將袍甲掛在樹上,呂布追兵遠遠望見孫堅袍甲,但因畏懼孫堅英勇不敢近前,只有遠遠用箭亂射。後來不見動靜,近看,才知中計,孫堅早已脫身逃走。
狼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二種獸名。狽是一種似狼的動物,牠的前二足短,後二足長;而狼則前二足長,後二足短,狼與狽常相互搭駕走路或偷牲畜。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結,相倚為惡。如:「狼狽為奸」。《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
傾國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絕書》是重要史書之一,內容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吳越的歷史。吳國闔閭執政時,以伍子胥為相,伐楚以爭天下。當此之際,吳之鄰國越屢屢派兵吳,於是吳、越交戰,闔閭戰敗並傷重而死。吳王夫差即位後,為報父仇,帶兵攻入越都會(ㄍㄨㄟˋ)稽,越王句越被迫求和。伍子胥勸夫差不可接受句踐的求和,以免留下後患,但夫差志得意滿下仍是答應了越的求和。伍子胥屢次進諫,夫差卻聽信太宰嚭(ㄆㄧˇ)的讒言,賜其自殺。《越絕書》記此事,慨嘆夫差不信伍子胥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這就好像昔日晉獻公受驪姬迷惑,使得眾叛親離,種下晉國衰敗的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驪姬與褒姒都是極為妖媚美麗的女子...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慶:劉義慶(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本長沙景王道鄰之子,因臨川王道規無子,出繼為嗣子,封為臨川王。歷任丹陽尹、荊州刺史、江州刺史。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卒諡康。 (3) 鮑照:西元421∼465?,字明遠,南朝宋東海人。文詞贍逸,詞采華麗,常表現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在劉宋一代的詩人中最為特出。曾為前軍參軍,世稱為鮑參軍。 (4) 文詞贍逸:文詞富麗超絕。 (5) 鄙言累句:粗俗的言詞,累贅的文句。〔參考資料〕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二○.以花薰酒》馮開之嘗云:「用三白酒或雪酒,不滿瓶,虛二三寸,編竹為十字或井字障口,不令有餘不足。新摘茉莉數十朵,線繫其蒂懸竹下,令齊...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歸極樂》:「今被王先鋒取了嘉湖,……這建康就如沒了門戶的一般,無人敢敵,勢如破竹,進克建康。」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即《尚書》。為上古文獻。今傳《尚書》有真古文和偽古文兩部分。〈胤征〉屬偽古文《尚書》。一般認為多抄先秦古書的文句,雜入所杜撰之文中,所以亦有其文獻上的參考價值。據〈書序〉記載,羲氏與和氏歷代為日官,負責觀察天象四時。至夏帝仲康時,因為沉迷於飲酒而怠忽職守,於是仲康派胤侯前往征伐。出師之前,胤侯做了這篇〈胤征〉來訓誡勉勵將士們。文中提到:「今天我將要率領你們這些勇猛的將士,前往討伐失職的羲氏與和氏。你們應該輔助我,一同為天子效力。崑崙山上如果發生大火,美玉和石頭都將一同焚毀;天子的官吏若是失職,對天下百姓所造成的傷害比烈火還要可怕啊!」後來「玉石俱焚」被用來比喻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突、侵略。《左傳.隱公九年》:「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晉.杜預.注:「軼,突也。」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軼我河縣,俘我洛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黑色的。《說文解字.黑部》:「黝,微青黑色。」如:「黝黑」。漢.王充《論衡.自紀》:「使面黝而黑醜,垢重而覆部,占射之者,十而失九。」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為將,破楚,威逼齊、晉,遂霸諸侯。 (2) 奇正:古時兵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等為奇。 (3) 豫應:預先因應。 (4) 詐:欺騙。
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泛指原因、條件等。[例]由於強烈颱風來的關係,今天各級學校都停課一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