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鐵面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嚴明而不偏私。《紅樓夢》第一六回:「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面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顧意,有許多的關礙處。」
株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一個人的罪,而牽連許多人。像砍伐樹木,根株相連一般。《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傳.吉溫傳》:「於是慎矜兄弟皆賜死,株連數十族。」《文明小史》第六回:「宵小工讒,太守因而解任;貪橫成性,多士復被株連。」也作「株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育出純種的短毛貓,還在17世紀傳入美洲。長毛貓則是在16世紀才由土耳其傳入歐洲並培育出純種長毛貓。而許多貓則在中世紀時被基督教視為惡魔遭到屠殺,也間接造成黑死病蔓延,直到約18世紀前後才結束這一行為。 貳、生理與身體部位 一、消化系統貓的牙齒排列方式異於其他動物,貓共有30個牙齒,包括12顆小門齒(上下頜各6個),4顆犬齒,和14顆臼齒。通常位於上頜的後假臼齒和位於下頜的第一真臼齒較其他齒粗大,因此又稱為食肉齒。貓的牙齒特在演化上可以特別方便貓吃魚或骨頭等質地硬的食物。家貓舌頭上富有呈絲狀乳突被有很厚的倒鉤形角質層,方...
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信是漢高祖劉邦開拓天下時的大將,他幫助劉邦攻下許多地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史記》中記載,劉邦經常與他談論各將領統御軍隊的能力。有一回問他:「你看我可以帶多少兵?」韓信說:「皇上您不過只能帶十萬人的軍隊而已。」劉邦又問他:「那你又可以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我是愈多愈好。」劉邦笑著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你會臣服於我呢?」韓信回答:「皇上您不善帶兵,卻能統御將領,這就是我為什麼臣服於您的原因了。這是上天給予您的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強求的。」韓信用「多多益善」表示自己帶兵的能力,軍隊愈龐大愈能發揮實力。後來「多多益善」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指愈多愈好。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舊題為子夏弟子公羊高所撰,是專為解釋孔子的《春秋》所作的,後世有許多學者為之註疏訓詁,其中所記載的內容亦經常被文人加以引用討論。在《春秋.昭公十九年》中有「許世子止弒其君實」這樣的記載,當時許悼公得了瘧疾,喝了太子許止所進的藥之後就死了。關於這個「弒」字的解釋,各家說法不一,有的人認為進藥本是醫官的職責,太子親自進藥必別有居心;另一派人則認為瘧疾不是絕症,治瘧疾的藥也不會致人於死,太子所進的藥必有問題,所以才說是太子弒父。而《公羊傳》解釋這段經文時,卻認為孔子用「弒」字,是要譏諷太子許止沒有盡到孝道,並且舉出樂正子春事奉生病父親的例子做為佐證。劉知幾對此十分不以為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指許多相關事物中的關鍵處。[例]這個計畫能否如期完成,工作人員的配合是很重要的一環。
解甲歸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下鎧甲,回家種田。指軍人退伍後回鄉務農。如:「他跟著部隊東奔西跑許多年,心裡最盼望的是能早日解甲歸田。」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功盡棄」原作「前功盡滅」、「前功必棄」。據《戰國策.西周策》載,蘇厲是戰國時謀士。有一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即將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就對周王說:「白起曾經打敗了韓、魏、趙等國,並且殺害魏國將領,攻占了許多土地。現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攻下,周王室就會面臨危險,您應該想辦法阻止。」於是建議周王派人前往秦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在距離柳樹一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葉,一旁觀看的人都誇讚射得很好。但是有一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性格寬和,仁孝恭儉,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罰。袁盎則是文帝時的大臣,常能提出有益的建言。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自恃為宗室親族,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數度抗旨,無視於法制的存在。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載,當時袁盎就曾預言此人將危害社稷,但為顧及宗室之情,文帝未加以制裁。後來淮南王果真起兵謀反,文帝平亂後將其流放,不料卻病死於途中。文帝得知劉長的死訊,極為自責與傷心,飲食不入,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交睫,不解衣」地照顧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
交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遞交、交給。《官場現形記》第四八回:「老師叫你起的那個稿子,今兒早上還催過兩遍,你交代上去沒有?」《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賈家兄弟三個也買了許多書,都交代小廝拿著。」
3.囑咐、叮嚀。宋.蘇軾〈與黃敷言書〉:「交代民師,且為再三致意。」《文明小史》第二七回:「他母親又交代他許多話,無非是掛念他姨母的套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