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5.3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環頸雉(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hasianus colchicus
體長60~80公分,雄鳥體型大於雌鳥。雄鳥羽色較雌鳥鮮豔,並帶有光澤;頭至頸部為暗綠色,頭頂則為褐色,頸側到後頸具白色頸環,眼睛周圍紅色。背部、胸部、腹部為褐色,但雜有黑、白色斑紋;尾羽長,褐色,具暗色橫斑。雌鳥全身則為淡褐色,背部雜有暗色斑紋,胸、腹部斑紋較少。
共31亞種,分布於歐洲西部、亞洲中部、東部及北美中部。
棲息於草原、旱地、灌木叢環境。平時很少飛行,但受驚嚇時會作短距離飛行。以穀物、植物幼芽、嫩葉和昆蟲為食。於春、夏季節繁殖,巢篥於地面,每窩8~14個卵,雌鳥單獨孵卵,孵化期24~25天。
鳥綱(Class Aves)
形目(Order Galliformes)
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緋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頭頂、頭側和胸部栗紅色;枕、背至尾上覆羽暗橄欖褐色;飛羽及尾羽暗褐色;頦、喉白色,多少沾棕紅色,隨年齡增長,栗色加多;胸和上腹栗紅色;腹灰褐色,具白色橫斑紋和點斑;尾下覆羽黑褐色,具白色橫斑紋;兩脇暗橄欖灰褐色,不具白色橫斑或具不明顯的白色橫斑;腋羽暗褐色,具白色羽端。雌鳥與雄鳥相似,但胸部栗紅色較淡;喉白色;虹膜紅色;喙暗褐色,下喙基部帶有紫色;跗蹠橘紅色,爪褐色。幼鳥虹膜褐色,背面較成鳥色深,頭側、胸和上腹栗紅但染有灰白色羽,下腹和兩脇淡灰褐色,微具稀疏的白色點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除公的生殖器官。如:「據說閹可使肉更加鮮美好吃。」
皮疙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寒冷、害怕或聽到刺耳的聲音,皮膚上泛起小米般的小疙瘩。如:「寒風陣陣吹來,不禁令人起皮疙瘩。」
鼠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心胸狹窄,度量小。《金瓶梅》第三一回:「不是這說賊三寸貨強盜,那鼠腹腸的心兒,只好有三寸大一般。」也作「小肚腸」、「鼠肚腸」。
母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蠶、蠐螬。金龜子的幼蟲。體肥色白,生活在土中,以植物的根莖為食,常危害農作物。因為以前人喜歡捉來餵食母,所以叫「母蟲」。後來也泛指生活在腐植土中,白白胖胖的大蟲。
漬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祭品簡薄,而情意深重。參見「隻絮酒」條。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炙漬酒,萬里赴弔,於清高不混俗之中,有忠厚不忘恩之意。」
白腹秧(白胸苦惡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maurornis phoenicurus
體長約29公分。喙黃綠色,上喙基部紅色,腳黃綠色。背部石板黑色,胸、腹部白色,下腹部以及尾下覆羽栗紅色,尾羽短。雌雄相似。幼鳥喙、腳褐色,背部灰褐色,腹部黃白色。
共4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南部及東南部,包括印度、中南半島、中國東南、印尼等。少數較北方地區的族群為候鳥。
通常單獨出現在低海拔地區的稻田、沼澤、湖畔、溝渠、池塘地區。性羞怯、警覺性高,不容易見到,平時安靜,但是在春夏的清晨和黃昏的時候,其單調重複的“姑惡…姑惡…”的叫聲卻常常可以聽到,叫聲常常持續很久,有時夜間亦可以聽見。通常沿著岸邊或是草叢小心地行走,遇到威脅就會快步跑入草叢中,有時也會在水中浮游,有時則會在離水域甚遠的草地或是林地中出現,夜宿於低矮的枝幹上。食物為水生植物、昆蟲或種子。繁殖期5~6月,巢材為枯枝和枯葉,每窩約產卵4枚,卵為乳白色,有朱紅色小斑。
鳥綱(Class Aves)
鶴形目(Order Gruiformes)
科(Family Rallidae)
來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鳥綱形目。原產於義大利的來亨港,以善產卵著稱,其中以白色種的產量最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供食用的。如:「肉的肉質比下蛋的老母鮮嫩可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