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米點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方形;體甲具四稜脊,背側稜與腹側稜發達,無背中稜,僅在背鰭前方有一段稍隆起;各稜脊無棘,但稜脊明顯尖銳,其中背側稜較不尖銳;腹面則平坦,不成弧狀。口位置低,唇極厚,但上唇不具腫塊;體甲前開口,長約為眼徑之1.3-2.0倍。背鰭短小位於體後部,無硬棘,軟條數7-8;臀鰭與其同形,軟條數8;無腹鰭;尾鰭後緣圓形。幼魚體褐色,滿佈黃色小斑;成魚體色變化多,由藍褐、黑褐至黃褐色皆有,且佈滿小黑斑或與瞳孔等大之黃斑,此黃斑在尾柄或連成線狀。各鰭條色深,與體同色,鰭膜則透明。
密斑短角單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呈長橢圓形,側扁,尾柄短。口小,端位。鰓裂在眼後半部下方,幾乎全在口裂線之下;恥骨特化鱗二對,不可活動,鱗片極小,散佈許多小棘,但不粗糙。第I背鰭棘中庸,位在眼後半部稍靠眼中央之上方,棘側具一列突起;腹鰭膜不發達;背鰭與臀鰭前鰭條遠長於後鰭條;尾鰭雙凹形,上下緣略突出。體呈灰褐色,體側具許多黑褐色之斑點;體腹斑點少或無。各鰭灰褐色至褐色;尾鰭深色,但不具黑色緣。
斑點多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亞圓筒形,稍側扁,體前部粗圓,向後漸細,尾柄長圓錐狀。眼眶間隔大於吻長。鼻孔小,每側2個,鼻瓣呈卵圓形突起。體腹側下緣有一縱行皮褶。體背自鼻孔前方至尾柄中部上方、腹面自眼前緣下方至肛門前方以及側面自胸鰭前方至尾柄中部均被小棘。鰓孔內側淡色。背鰭近似鐮刀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12-15;臀鰭與其同形且相對,具軟條10-13;無腹鰭;胸鰭寬短,上方鰭條較長,呈倒梯形,後緣稍呈圓形;尾鰭寬大,截形,或略呈圓形。體背部為黑褐色或藍黑色,體側黃褐色,腹面乳白色;體背及體側散佈許多大小不一之白斑,體背白斑通常小而圓,體側白斑則大而呈橢圓形;縱行皮褶黃色;體側另具3-4條不顯之鞍狀斑。各鰭淺黃色或淡色,尾...
長刺泰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卵圓形,頭胸部粗圓而向後漸細長,尾柄長圓錐狀;體側下緣無明顯皮褶。吻稍短,圓鈍。鼻瓣呈橢圓形,微突起;鼻孔每側2個。頭部及軀幹之背面、腹面及側面,除唇部和尾柄度半部光滑無棘外,均具稀疏排列之小棘,腹面棘長於背面棘。背鰭近似鐮刀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8-9;臀鰭與其同形且相對,具軟條6-7;無腹鰭;胸鰭寬短,近方形;尾鰭寬大,後緣略截平。頭部及體之背側黑褐色,體側褐色,腹面較淡色。體腹面散布一些小黑點;眼後上方有一黑褐色斑塊;背鰭基底暗褐色;各鰭淺黃色。
棘皮單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極側扁,極高,略呈卵圓形。全身佈滿發達之皮質突起;幼魚的突起鬚狀且大於眼徑長;背棘亦具此突起。吻稍突出;吻上緣線微凹。上枕骨高而隆起。 鰓裂位於眼後緣下方,全在體中線上方,與之成70度夾角。恥骨露出,上覆蓋有3對可動之特化鱗片。鱗片大小不一,但大鱗片極大,鱗片小棘極強壯,有寬厚之棘基,呈三角椎狀,棘可分叉,鱗片發達使皮層面粗糙。 第I背鰭棘位眼後緣上方,背棘彎曲,上有小棘;腹鰭膜不特別發達,膜後緣不向後延伸越過特化鱗,使恥骨露出甚多,恥骨後之背部突起(dorsal lobe)隱約可見;背鰭鰭條高,硬棘與鰭條間呈明顯凹陷。體灰白色,佈滿水平細黑紋;眼周圍具放射狀細黑紋;眼後下方與胸鰭後上方有兩...
圓腹短角單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呈長橢圓形,側扁,尾柄短。口小,端位。鰓裂在眼後半部下方,幾乎全在口裂線之下;恥骨特化鱗二對,不可活動,鱗片極小,散佈許多小棘,但不粗糙。第I背鰭棘中庸,位在眼後半部稍靠眼中央之上方,棘側具一列突起;腹鰭膜不發達;背鰭與臀鰭前鰭條遠長於後鰭條;尾鰭雙凹形,上下緣略突出。體呈淡灰色,體側具許多淡棕色或淡金黃色之斑點;體腹有時具波狀黃紋;吻部上方具少許與吻上緣線平行之細金黃色線。各鰭淡黃色;尾鰭具黑色緣。
密溝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亞圓筒形,稍側扁,體前部粗圓,向後漸細,尾柄長圓錐狀。鼻孔小,每側2個,鼻瓣呈卵圓形突起。體腹側下緣無縱行皮褶。體背光滑無棘,但具許多細小之縱行皮褶。鰓孔內側黑色。背鰭尖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7-9,明顯位於臀鰭之前;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8-9;無腹鰭;胸鰭寬而略長,近方形,後緣稍凹入;尾鰭中等長,截形,或上下葉緣及中央部位略突,呈微雙凹形。體背部為青灰色,體側淺灰色,腹面乳白色;體背部和側面有時具不規則分布且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點。背、臀鰭淺灰色;尾鰭暗色,僅下葉具白緣;胸鰭灰白色,下緣白色。
弓斑多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亞圓筒形,稍側扁,體前部粗圓,向後漸細,尾柄長圓錐狀。眼眶間隔大於吻長。鼻孔小,每側2個,鼻瓣呈卵圓形突起。體腹側下緣有一縱行皮褶。體背自鼻瓣前緣上方至背鰭前方及腹面自鼻瓣前緣下方至肛門前方被小棘。鰓孔內側淡色。背鰭近似鐮刀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14-15;臀鰭與其同形且相對,具軟條11-12;無腹鰭;胸鰭寬短,近方形;尾鰭寬大,截形或近圓形。體背部為黃綠色,腹面乳白色;胸鰭上方具一橙黃緣之黑色鞍狀斑;背鰭基部另具黑斑塊。各鰭淺黃色。
阿氏管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稍側扁;尾柄細扁;上枕骨區扁平。吻管狀,極長,向背側上翹,吻寬為眼眶隔長之半;口上位,唇薄,口寬約與口後吻寬同長;上下頜齒皆為一列,極小,皆為犬狀齒。鰓孔短,下緣僅達胸鰭基底1/2處,眼徑約為其2.5-3倍。體被細鱗,每一鱗片的表面有5-6直立的棘突排列成行,棘多細尖,無分叉的棘突,有時具1-2輔助小棘。背鰭兩個,硬棘VI,但僅第I、II棘發育良好,第III棘極小,僅稍露出皮外,其餘後三棘皆在皮膚之下,未露出;腹鰭通常只有1軟條,腹鰭骨扁平而窄;胸鰭尖長,位低;尾鰭圓形。體淺黃褐色至淡紅色,自眼後沿體側中央至肛門上方有一淺褐色縱紋。各鰭與體同色。
黑帶黃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稍上位,下頜稍突出;齒上緣皆具缺刻。眼前鼻孔下具一楔形深溝;頰部具六條淺溝,不明顯,溝內亦無色素。鰓裂後不具大型骨質鱗片;胸鰭後每一鱗片,中央皆具一水平隆脊。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小,不伸出棘溝;尾鰭截平或彎月形,上下鰭條稍延長。體背側黃褐色,腹側銀白色,二者之間具一條上淡藍下淡褐色之縱帶區隔;頰部灰褐色至黃褐色。背鰭鰭膜黑色;尾鰭橘紅色,上下緣鰭條色深,末緣白色;餘鰭白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