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子〕是劉勰著〔文心雕龍〕第十七篇。篇中作者先界定了子書,後述子書的源流,再就先秦諸子,辨析其特色;以為漢魏以後,體勢漸弱,雖然仍有著作問世,已不足列入子書之林。這一篇表現了作者的觀點,且可藉此篇對諸子有一統括的了解,頗有意義。
  劉勰在篇中開頭便說:「諸子者,入道見志之書。」接著引述:「太上立德,其次立言,」才華出眾的人,留下論著,與日月同光。黃帝時風后、力牧、伊尹即是立言的人(〔漢書‧藝文志〕列有三人著作,據云是後代人所偽託的)。周文王時,因鬻熊知道,曾經諮詢,將其所言錄為〔鬻子〕一書,是「以子名書」的開始。春秋時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而老子所撰的書稱〔道德經〕(今本亦或稱...
〔維摩詰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摩詰經〕乃大乘方廣經之一;據〔歷代三寶記〕,最早漢譯本為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 A.D.)嚴佛調之〔古維摩詰經〕。其後,三國東吳支謙譯〔維摩詰經〕,亦稱〔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佛法普入道門經〕、〔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西晉惠帝元康年間,竺法蘭譯〔異維摩詰經〕,亦稱〔異毗摩羅詰經〕;太安二年(303),竺法護再譯〔維摩詰經〕,亦稱〔維摩詰所說法門經〕。同時,支敏度以支謙本為母,合二竺(即:竺法蘭、竺法護)本為子,成〔合維摩詰經〕五卷一部。東晉祇多密譯〔維摩詰經〕。上六種,除支謙外,皆已佚失。後秦弘始八年,鳩摩羅什於長安復譯本經,名〔新維摩詰經〕三卷,亦稱 〔維摩詰所說經〕、〔維...
〔西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銘〕為北宋理學家張載名作。據〔宋元學案〕載:「初橫渠嘗銘其書室之兩牖,東曰〔砭愚〕,西曰〔訂頑〕,伊川曰:『是起爭端,不若曰〔東銘〕、〔西銘〕。』」這兩篇銘文,以著作時間來說,〔東銘〕當在〔西銘〕之後;但當時一般學者則認為〔西銘〕遠較〔東銘〕為純粹博大。
  〔西銘〕一文之大意是說:宇宙萬物都是天地所化生,而人的軀體性能亦是天地所賦與,因此凡同生於天地之間的人,皆為同袍,而宇宙中萬物亦都是伴侶。〔西銘〕所闡述的是「仁」的精神,也是天地萬物一體的襟懷,亦即千古為人推崇之所在。
  伊川說:「〔西銘〕旨意,純粹廣大。」明道說:「〔訂頑〕一篇,意極完備,乃仁之體也。」故程...
〔通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志〕為宋鄭樵所編撰之類書。鄭樵(1103~1161),宇漁仲,南宋興化軍莆田入,十六歲起即謝絕人塵世事,在夾漈山苦讀二十餘年,時人稱夾漈先生。常四出訪書,遇藏書家即借住,讀盡乃去。著作達八十四種之多,然多佚失,流傳至今而為經典之作者,即為〔通志〕二百卷。
  〔通志〕仿〔史記〕之五體,又依〔晉書〕為〔載記〕,改「表」為「譜」,改「志」(或「書」)為「略」,包括:〔本紀〕十八卷、〔世家〕三卷、〔列傳〕一百零八卷、〔載記〕八卷、〔四夷傳〕七卷、譜四卷、略五十二卷。〔本紀〕從三皇記載至隋,〔列傳〕則周到隋,二十略由遠古到唐。二十略是全書之精華,分量最多,對後世影響也最大。二十略意在...
〔七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略〕是書目名,西漢劉歆撰。劉歆承其父劉向遺業,輯宮廷藏書,成〔七略〕;為中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對目錄學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漢朝建立之後,有鑑於秦代的焚書坑儒及對先秦諸子學說真偽之爭,為求辨析先秦諸子學說原貌,遂廣徵藏書,大收篇集;漢孝武帝時,並有「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以收諸子傳說,編錄於府」之議;及至成帝,召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與詩賦,輯錄群書。劉向卒,其子劉歆繼其業,總群書而奏〔七略〕。
  〔七略〕首卷為〔輯略〕,旨在彰明學術源流,敘述諸書總要;後六卷為書目,分別為〔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與〔方技略〕
 ...
〔補習教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三年(1944)十月,國民政府公布〔補習學校法〕,全文十五條。至民國六十五年(1976)七月,〔補習學校法〕修正名稱為〔補習教育法〕,計二十五條,由總統公布。實施五年後,又於民國七十一年六月再予修正部分條文,經總統公布實施。
  〔補習教育法〕明定補習教育以補充國民生活知識,提高教育程度,傳授實用技藝,增進生產能力,培養健全公民,促進社會進步為目的。補習教育區分為國民補習教育、進修補習教育及短期補習教育三種;凡已逾學齡未受九年國民教育之國民,予以國民補習教育;已受九年國民教育之國民,得受進修補習教育;志願增進生活知識之國民,得受短期補習教育。國民補習教育,由國民小學及國民...
〔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典〕為杜佑所編撰的類書;其成書可溯源自劉知幾之子劉秩依〔周禮〕六官之職掌,分門別類,而成之〔政典〕三十五卷,杜佑得其書,認為「條目未盡,因而廣之,加以開元禮樂」,而寫成〔通典〕。〔通典〕旨在補官禮之遺,明因革損益,內容上溯黃帝神農,下迄唐天寶末,而肅、代以後間有因革者,則附載註中。全書共有二百卷,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其九門之排列次序反映出杜佑的政治理念,他於自序中道:「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夫行教化,在乎設官職,設官職在乎審官才,審官才在乎精選舉,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政治之大方也。故職官然後興禮樂焉,列州郡俾分焉,...
〔強迫入學條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教育為義務教育,全體學齡國民在國民教育階段應予強迫入學。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七月公布〔強迫入學條例〕,並於三十四年二月修正。惟時值對日抗戰期間,未能全面貫徹。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臺,六歲至十二歲應受國民教育之國民,入國民學校就學率逐年提高。至民國五十七年(1968)開始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學齡國民自六歲至十二歲延長至十五歲;惟實施之初,由於經費與法令的限制,國民中學學生的入學,僅以「志願」為原則,對於不志願升學的國民小學畢業生,不能強迫其入學。因此,九年國民教育實施十餘年,其就學率在六十八學年度雖已達百分之八四.○一,但距普及的程度仍有一段距離,而不符合國民教...
〔古今圖書集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今圖書集成〕屬類書的一種,原名為〔古今圖書匯編〕,康熙四十五年(1706)由陳夢雷編成。雍正初,蔣廷錫奉敕校勘重編,雍正四年(1726)完成,定名為〔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其書分為六匯編、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一十七部(舊說誤為六千一百零九部),共約一萬卷。
  該書內容大致如下:(1)〔曆象彙編〕:有乾象、歲功、曆法、庶徵四典,共一百二十一部,五百四十四卷。(2)〔方輿彙編〕:有坤輿、職方、山川、邊裔四典,一千一百八十七部,二千一百四十四卷。(3)〔明倫彙編〕:有皇極、宮闈、官常、家範、交誼、氏族、人事、閨媛八典,二千九百九十二部,二千三百零四卷。(4)〔博物彙編〕:有藝術、神異...
  〔古今圖書集成〕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卷帙僅次於〔永樂大典〕的類書。清康熙中陳夢雷等原輯,初名〔古今圖書匯編〕,康熙改為今名。雍正初年,蔣廷錫等奉命再編。雍正4年(1726)以銅活字排印,僅印64部並樣書1部。計10,000卷,目錄40卷,分訂5,020冊,裝522函。分六編三十典。(1)曆象編,分乾象、歲功、曆法、庶征四典;(2)方輿編,分坤輿,職方、山川、邊裔四典;(3)明倫編,分皇極、宮闈、官常、家範、交誼、氏族、人事、閨媛八典;(4)博物編、分藝術、神異、禽蟲、草木四典;(5)理學編、分經籍、學行、文學、字學四典;(6)經濟編,分選舉、銓衡、食貨、禮儀、樂律、戎政、祥刑、考工八典。每...
〔學習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性向測驗(SAT)是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最著名的測驗,是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CEEB)所編製,本測驗主要包括語文(verbal)及數學(mathematics)兩部分。創始於一九二六年,這個測驗現被認為是心理測驗中最完善者之一,其預試、項目分析、標準化過程都是相當嚴謹。此測驗分數全距從200分至800分,平均數為500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